张至正商洛天竺山的道教长老之姿引领着千年修行的智慧与力量
张至正,道教龙门派的第二十一代传人,以安连子为号,出生于1900年5月4日,在1980年8月14日羽化。祖籍陕西省丹凤县竹龙关,他家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在他未出生的前夜,父母曾向天求愿,如果能得子,便一起出家修道。1921年春,他随父母来到大天竺山“朝阳洞”道观。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了丰富的修炼知识,还展现出了对医学和内丹养生的深刻理解。他与众多道友共同努力,不懈地促进了天竺山道教的发展,并在当地修复了多处古老建筑。
随着人口增加,原有的空间不足以容纳所有修行者,因此张至正提出了新建一个更大的居住区。他带领团队来到一片荒野中,这里四面环山、树木丛生,一片莽莽令人敬畏。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他们建立了一座雄伟的大型道观,即今日所说的“双峰观”,又名“铁钟坪”。这座庙宇创造了八个殿堂、塑造了数十尊神像,并拥有百余间房屋和百余位居民,是自开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处宗教活动中心,也使张至正被誉为该庙之开创者。
张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乐善好施,无论贫富贵贱,都会免费治疗病人。在他的领导下,庙中不仅是修行之地,也是一个慈善与教育的地方。他常言:“要想学仙先学做人”,强调人的品质对于成就仙境道路至关重要。张氏重视清静无为之德,与世隔绝,以戒律作为修行之阶梯,对待自己严格要求,为身边的人设置榜样。
1937年,当军队转战商洛时,张至正积极协助并保护他们,为安全提供帮助。当李先念带领300多名士兵迷路后,他接待并保护他们半个月,让他们顺利通过。此举结下深厚友谊,而后遭受迫害,但他始终保持冷静直到最后。
1956年,他代表商洛地区参加中国道教协会筹备会议,并于1957年成为山阳县人民代表。但1960年代错误定性,被囚禁16年的艰难岁月反而让他的心灵更加坚定。在监狱期间,他利用一切机会研习内丹术。这段经历虽痛苦,却也成就了一位更高超的内丹师。解放后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后,天竺山再次开放,其错案亦得到了平反。張氏那种虔诚信仰、爱国爱教精神,是每位弟子都应该学习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