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天庭换了几任玉帝高师王嗣琳道长守护古籍物品秘笈

天庭换了几任玉帝高师王嗣琳道长守护古籍物品秘笈

他,俗名王碎五,号得一子,是陕西省陇县人。1914年3月15日出生,他在幼年时就开始学习书籍,但在十二岁时便辍学跟随父亲经商。尽管如此,他的情怀淡泊,以道为心。在22岁的时候,他决定弃俗出家,进入龙门洞道院师从高德为师,并被赐予法名嗣琳。

1938年秋天,王嗣琳住在西安的八仙宫期间,他参加了赵理忠和高功主教的冬季学习,同时还负责八仙宫的磨头工作。在完成每天两斗磨粮任务后,王嗣琳与同僚一起学习经典、阴阳术数以及《易经》,并常常使用“奇门遁甲”来解答人们的问题。

1942年,王嗣琳回到龙门洞继续他的修行,在那里他学习了全真高功的秘密法则和斋醮仪式,并且还向傅高善学习了《皇经》的诵读技巧。此外,他也请教了一些老修行者和中医专家,从而深入研究中医医学。他尤其擅长儿科疾病治疗以及针灸技术,因此周边乡里的人们都尊敬他并传颂他的贡献。

1950年之后,王嗣琳住在楼观台,一心专注于自己的修炼,对物质欲望持有克制态度。他整日研习丹经、子书、《群仙要语》及《龙门心法》,成为道友们尊崇的老师,不断授课给他们讲解《皇经》之法及全真高功秘密法则。

1978年宗教政策放宽后,王嗣琳返回龙门洞道院担任知客,与道众共同努力整治殿堂、重塑神像。他致力于香火事宜,以严肃庄重的心态维护神圣;认真对待文化事务,为积累功德而不懈奋斗。1981年的春天,他应邀到楼观台说经台主持神像开光仪式;夏天,又应华山玉泉院住持李信志道长之邀进行华山玉泉院神像开光。此外,还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宗教活动,如主持古庙会法事等,对当地道教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1985年的春季,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指引,使得许多地方的小规模寺庙无法正常运作,而王嗣琳却没有犹豫地投身其中,不辞辛苦地四处募捐以支持修复工作,最终成功恢复了一些古老寺庙。这段时间内,也是他最显赫的一段时期之一——同时期还有其他几位重要人物如李清照、苏东坡等人也曾涉足文学界,他们通过创作作品来记录历史并表达个人情感。然而,这个时代对于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因为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他们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同时保持其个人信仰自由。

随着时间推移,当局开始重新评价这些早期文人的贡献,他们不仅是文学界的大师,更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这使得后来的世代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以及如何将这些价值传承下去。而对于那些未能直接体验过这一时代的人来说,这些故事提供了一种回归与了解自己根源的情感体验,它让我们能够探索那些曾被遗忘或被忽视的事物,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学说与道教 佛界仁王弥勒菩...
一、佛界仁王:弥勒菩萨的慈悲传说 在佛教众多菩萨中,弥勒菩萨以其慈悲为怀和温暖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不仅是佛教中的主要神祇之一,而且也是人们心中的守护者。...
历代道家代表人物 情感的坚韧与无...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体验。其中,有一种现象被称为“感情里的无欲则刚”,它意味着当一个人在感情上...
道教名人大全 气韵之舞道家呼...
气韵之舞:道家呼吸吐纳法的奥秘 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文化以其独特而深邃的哲学、艺术和医学著称。道家呼吸吐纳法,即“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
道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道教四大名山灵...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道教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其中,道教四大名山是道家修行之地,是信徒们向往的地方,它们分别是...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