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道教文化探索天然道观的简约智慧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鼠相,执刀。在清风徐来、江南水乡的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卢熙,也被称作卢秘,其字为公暨。这个人不仅生于文运兴盛之世,更是深厚文化底蕴的结晶。他通晓经史百家,心中有数,又擅长文章书信和笔记写作,被朝廷推举担任睢州同知(今安徽省睢县一带)。当时正值天下大定之年,每年的饥荒如影随形,但面对民众的困境,卢秘却以宽厚仁爱的心态,让他们休养生息,不愿给百姓增添一分压力。
就在这时,一道官方文件传来,由御史下令,要从旧军籍中招募千余人充当工役。御史以公文形式通知各地官府催促交出应征人员。当时在睢州,这个任务让所有的地方官吏都感到忧虑,他们商议着如何筹集到足够的人手。但卢秘,却不慌不忙,他说:“我作为管理百姓的官吏,如果百姓散去,我这个官吏还能管理谁呢?”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见告御史,说:“睢州所谓旧军籍的人,只有这些了。如果硬性摊派赋役,那么百姓就会四散离去,只剩下我一个同知而已,请拿我来替代那些要被征召的人吧!”
御史听后愤怒至极,要赶他走,但卢秘坚定地站着,没有动摇。这场僵持持续到了最后,最终仍未改变他的立场。最终,御史不得不让步,让卢秘回归其职责。在他的任期内,因缘际会间仙逝,而家中的经济状况如此艰难,以致于连丧礼也无法举行,只得依靠政府出的钱财进行安葬。在送葬路上,无论是地方上的高级官员还是平凡的大众,都无不流泪悲伤,使道路变得拥挤不堪。而就在那时候,一阵突如其来的暴雨降临,但是没有一个人退避或寻找避雨之处,这种景象宛如天意与人情共同创造的一幅壮观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