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道教文化探索天然道观中的女人说大道至简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鼠相,执刀。在清风徐来、江南水乡的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这一片美丽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卢熙,也被称作卢秘,其字为公暨。这个人不仅生于文运兴盛之世,更是深厚文化底蕴的结晶。他通晓经史百家,心中有着对古籍典故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在文章笔记、书信往来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被朝廷看中推荐为睢州同知(今安徽省睢县一带)。
当时,大明国初年间,战乱刚平息,那些荒废多年的土地再次恢复了生机,但饥荒依旧频繁笼罩在民众头上。面对这样的局面,卢秘以其高尚的情操和周到的人性关怀,让民众休养生息,不愿意给他们带来更多负担。
正值此时,一道旨意传下:御史奉命搜罗千余名旧军籍之人充当工役。御史以公文通知各地必须交出所需人数,而睢州却因官吏们害怕而陷入了混乱。商议如何应对这一难题时,卢秘站出来说:“我作为管理百姓的大臣,如果百姓散去,我还能管理谁呢?”他主动向御史提出自请充任赋役,以免给民众增加困扰。
然而,当御史要求他离开时,卢秘坚定不移,他认为如果硬性摊派赋役,只会导致百姓涣散,从而影响社会秩序。他说:“请拿我来充当赋役吧。”他的这番话触动了御史的心,使得最后不得不让他回去。
在他的任期结束后,他仙逝,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睢州。当他的丧事准备进行时,由于家境贫寒,即便官方出资也只能安排最简单的葬礼。在送别他的路上,无论是官吏还是百姓,都流下泪水,为他送行的人塞满了道路。那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倾盆而下,却没有一个人退避或躲避,因为每个人都想留在那片湿润的地面上,与这位伟大的守护者告别。这份天空与人的共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它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