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道教文化中的修行不愿透露的秘密
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鼠相,执刀。在清晨的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降临时,他便以卢熙之名踏足人间,被誉为字公暨。渴望知识如同渴望生命本身,他深入研读经史典籍,将其融会贯通于心脾肺肝肾之间,并精通文章书信笔记的艺术,被推荐担任睢州同知(今安徽省睢县一带)。当时,中原刚从战乱中恢复,每年都有饥荒横行,而卢秘却以宽厚之心让民众休养生息,不愿给他们增加额外的负担。
正值御史奉命搜罗旧军籍的人充当工役的人数达千余人,他们以公文形式下达催促 睢州交出这些人的名单。面对这一命令,卢秘选择了另一条路。他让百姓自己申报,只是拿了几名在户籍上有军籍记载的人充数,以此来保护更多的百姓不受牵连。然而,这一举动激怒了御史,他扣留了办事的官吏并要求睢州交出千余人来。面对这样的压力,全镇的地方官吏都害怕起来,他们商量如何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卢秘站出来说:“我是管理百姓的官吏。如果百姓散去,我这个官吏还能管理谁呢?”他亲自前往御府,对着御史说:“如果硬性摊派赋役,那么百姓就会涣散,只剩下我一个同知而已。我请你把这个责任放在我身上,让我去充当赋役吧。”他的态度坚定得像是一座山一样难倒御史,最终只好让他回去。
在他的任期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他仙逝离世。但由于家中贫穷无法举行合适的葬礼,便由官府出钱安葬。在送别仪式上,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人痛哭流涕,使得道路被泪水和哀嚎填满。这时候,大雨倾盆而下,但没有一个人退避或躲藏,只有天空似乎也为这位仁慈的大将军点缀了一份特别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