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草原石人

草原石人

在新疆的天山以北,阿尔泰以南的阿勒泰草原和伊犁昭苏草原上有许多神秘的石人,这些雕刻石人栩栩如生,成为学者研究和游客好奇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草原石人是以石材为主雕刻的人像,与墓地有关。它们或随葬于墓中,或者守护在墓前。从外表来看,有的雕凿了全身人像,头部、脸部、身躯,生动逼真,线条明快。有的佩戴的饰物件件可数,造型细腻。而有的仅仅是一块大石头上浅浅刻画出几条细线,粗略地显出脸形的轮廓。草原石人分为墓地石人与随葬石人两类。而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学者新塔娜在其论文中,将草原石人初步分为圆柱式石人、兽头圆柱式石人、人头鹿纹柱式石人、手持杯及匕首柱式石人、站立手持杯及匕首全身造型柱式石人、端坐于椅手持杯式石人、式造型石人、盘腿坐式石人、特殊造型石人、女性造型石人等十种造型。而根据石人的穿着打扮和作用,学者认为武士型石人较多。武士型石人的特点是面部特点非常明显,身部雕刻有腰带的带扣,腰上还挂着刀,手执物品有兵器、杯钵等。 历史文献中对石人的称呼有许多种,比如翁仲、巴巴、巴力巴力、杀人石等,不同的称呼对石人就有着不同的解释。我国最早发现新疆草原石人的,是清朝末年的旅行家徐松。他在《西域水道记》中记载了在新疆伊犁河以西发现石人的经过,并怀疑是古代军人墓葬的附属物,与唐代昭陵前的石翁仲一样。翁仲是传说中的巨人,《淮南子·汜论》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在临洮有一个巨人,身高五丈,脚有六尺,人们按照他的形象,用金子铸造了一个塑像称为翁仲。后来人们把铜像或墓道石像都称之为翁仲。而 “巴力巴力”和“杀人石”,据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研究,他认为,“巴力巴力”指的就是分布于亚欧草原的石人,并认为“巴力巴力”就是汉文献中记载的突厥语“杀人石”。“杀人石”,在我国历史典籍中也有所反映。《北史·突厥传》和《隋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战士生前杀一人,死后则在墓前立一石,有的成百上千,以此来昭示突厥武士的显赫战功。对此考古学家王博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突厥碑文中的“巴力巴力”指的应该是草原石人,而非中国古籍中的“杀人石”。 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些石人的出现,与古代草原人们的生殖崇拜、丧葬习俗和萨满崇拜习俗等有关系。这些石人中还包括逼真的男、女生殖器官造像,或者其代表符号,充分体现了其生殖崇拜。 《旧唐书突传)中记载:“阙特勤死诏金吾将军张云逸。都官郎中吕向贲玺书入蕃吊祭,并为立碑,上自为碑文,仍立祠庙,刻石为像。”这些都表明突厥人存在墓地立石人的习俗。当时草原人们的萨满信仰认为,灵魂是一种漂移的东西,肉眼虽然看不见,但是确实是存在的,并认为石头是人的灵魂的寄住之所。而且这些石人面向东方,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然崇拜,有人则认为,塑造了这些石人的先民相信生命的轮回,太阳再升起,也是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参考材料: 包桂红.从“萨满”思想解读亚欧草原石人及其手中杯[J].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5期74-82页 王志炜.新疆草原石人艺术符号浅探[J].艺术研究.2008年3期 新塔娜.亚欧草原石人造型分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草原石人 》,载于《文苑》, 2008年21期 仲高. 欧亚草原石人、鹿石与萨满文化[J].民族艺术.2004年3期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救人语录 孔孟之道与释迦...
孔子:仁爱与德行的代表 孔子的教导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自然界的尊重。他认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应该基于内在的道德规范,而不仅仅是出于外...
道家简介及代表人物 认知世界的视角...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和儒家是两大代表性的思想体系,它们不仅在宗教信仰、伦理规范、社会政治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在认知世界的视角上展现出鲜明对比...
道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秘密咒语九字真...
秘密咒语:九字真言的力量与隐忧 在遥远的古老国度里,有一段关于九字真言的传说,它被认为是超越常人理解力的神秘力量。据说,谁能准确地念出这九个字,就能获得不...
现代道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道德经全文注音...
一、道德经全文注音版探索:智慧的源泉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巨匠老子的著作,代表了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这部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地阐述了天人合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