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之间 更纯粹的中国式建筑
北京古建筑众多,其建筑平面有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十字形和曲线形等,造型丰富多样,其中方圆结合型这一类型较为少见,且在前辈、同仁著述中较少有涉及。北京地区现存的方圆结合型建筑共有7处(10座)之多,概述如下。
方圆建筑·明堂
一、方圆结合型古建筑的源流
方圆结合型古建筑的起源很可能与明堂有关。明堂是上古至唐代国家礼制建筑的核心建筑物。其建筑形式就是上圆下方。东汉桓谭《新论》称:“天称明,故命曰明堂。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风。”而这个理论在北京大高玄殿乾坤亭中也得到了印证和体现,其上层匾额书“乾元阁”,下层匾额书“坤贞宇”,乾坤恰是天地的代称。唐代以后,明堂在国家礼制建筑中消失。但这种上圆下方的建筑形式,则一直流传至明清。
方圆建筑·江山社稷铜亭
二、北京地区现存方圆结合型古建筑概况
北京现存方圆结合型古建筑分别是故宫乾清宫前的江山社稷铜亭、故宫御花园的万春亭和千秋亭、大高悬殿后部的乾坤亭(或称乾元阁)、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前的御碑亭、北海琼岛上的善因殿、觉生寺(大钟寺)钟楼以及潭柘寺的楞严坛。
江山社稷铜亭位于故宫乾清宫丹陛两侧,东西各一座,推断为明代永乐时期(1403-1424)铸造。亭为铜质,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方形。铜亭安放在石质基座上,座身雕刻海水江崖图案。
方圆建筑·万春亭
万春亭和千秋亭位于故宫御花园东西两侧,相对而建,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造型、构造均相同,两座亭子在明清时期作为佛殿供奉佛像,万春亭至咸丰年间重建后改为供奉关帝像。亭为木构建筑,上层圆攒尖宝顶,下层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厦形成。
大高玄殿乾坤亭,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名无上阁,清代乾隆朝改名乾元阁。明代时供奉嘉靖皇帝玄修像(称象一帝君)。此亭为木构建筑,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方形,上下层之间有一层圆形平座层。
方圆建筑·御碑亭
碧云寺御碑亭位于金刚宝座塔前,左右各一座,形制相同,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亭内竖立乾隆御制碑。亭为砖石质,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六角形。
北海善因殿位于琼岛的白塔南侧,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内供奉藏传佛教神大威德金刚。殿为琉璃材质,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方形,下层周匝饰琉璃小佛像。
方圆建筑·觉生寺
觉生寺钟楼位于寺院轴线最北端,建于乾隆年间。钟楼为木构建筑,上层屋身为圆形,屋面出八条垂脊、宝顶,下层为方形,悬挂匾额“华严觉海”,内部悬挂永乐大钟。
潭柘寺楞严坛(20世纪50年代拆除后构建封存)位于潭柘寺西路,建于明代。殿为木构建筑,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六角形,台基为六角形石质坛台。
方圆建筑·天坛
三、方圆结合型古建筑时代、特征
这些方圆亭的建造年代,从明代前期至清代中期,尤其以明代嘉靖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最多。这种建筑类型使用在宫殿、园林和宗教(佛教和道教)建筑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使用功能上,故宫的江山社稷铜亭是作为供奉江山社稷之神,具有象征性和礼仪性。
唐代以后这种形式的神圣性慢慢弱化,而明清时期将这种形式使用到了多组建筑中,有的甚至是较低等级的建筑(如碑亭)之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建筑形式的普及化。但是,这种形式还是仅仅使用在皇家建筑中,仍然具有较高的神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