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方圆之间 更纯粹的中国式建筑

方圆之间 更纯粹的中国式建筑

北京古建筑众多,其建筑平面有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十字形和曲线形等,造型丰富多样,其中方圆结合型这一类型较为少见,且在前辈、同仁著述中较少有涉及。北京地区现存的方圆结合型建筑共有7处(10座)之多,概述如下。

方圆建筑·明堂

一、方圆结合型古建筑的源流

方圆结合型古建筑的起源很可能与明堂有关。明堂是上古至唐代国家礼制建筑的核心建筑物。其建筑形式就是上圆下方。东汉桓谭《新论》称:“天称明,故命曰明堂。上圆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风,四达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户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风。”而这个理论在北京大高玄殿乾坤亭中也得到了印证和体现,其上层匾额书“乾元阁”,下层匾额书“坤贞宇”,乾坤恰是天地的代称。唐代以后,明堂在国家礼制建筑中消失。但这种上圆下方的建筑形式,则一直流传至明清。

方圆建筑·江山社稷铜亭

二、北京地区现存方圆结合型古建筑概况

北京现存方圆结合型古建筑分别是故宫乾清宫前的江山社稷铜亭、故宫御花园的万春亭和千秋亭、大高悬殿后部的乾坤亭(或称乾元阁)、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前的御碑亭、北海琼岛上的善因殿、觉生寺(大钟寺)钟楼以及潭柘寺的楞严坛。

江山社稷铜亭位于故宫乾清宫丹陛两侧,东西各一座,推断为明代永乐时期(1403-1424)铸造。亭为铜质,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方形。铜亭安放在石质基座上,座身雕刻海水江崖图案。

方圆建筑·万春亭

万春亭和千秋亭位于故宫御花园东西两侧,相对而建,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造型、构造均相同,两座亭子在明清时期作为佛殿供奉佛像,万春亭至咸丰年间重建后改为供奉关帝像。亭为木构建筑,上层圆攒尖宝顶,下层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厦形成。

大高玄殿乾坤亭,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名无上阁,清代乾隆朝改名乾元阁。明代时供奉嘉靖皇帝玄修像(称象一帝君)。此亭为木构建筑,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方形,上下层之间有一层圆形平座层。

方圆建筑·御碑亭

碧云寺御碑亭位于金刚宝座塔前,左右各一座,形制相同,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亭内竖立乾隆御制碑。亭为砖石质,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六角形。

北海善因殿位于琼岛的白塔南侧,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内供奉藏传佛教神大威德金刚。殿为琉璃材质,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方形,下层周匝饰琉璃小佛像。

方圆建筑·觉生寺

觉生寺钟楼位于寺院轴线最北端,建于乾隆年间。钟楼为木构建筑,上层屋身为圆形,屋面出八条垂脊、宝顶,下层为方形,悬挂匾额“华严觉海”,内部悬挂永乐大钟。

潭柘寺楞严坛(20世纪50年代拆除后构建封存)位于潭柘寺西路,建于明代。殿为木构建筑,上层为圆攒尖宝顶,下层为六角形,台基为六角形石质坛台。

方圆建筑·天坛

三、方圆结合型古建筑时代、特征

这些方圆亭的建造年代,从明代前期至清代中期,尤其以明代嘉靖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最多。这种建筑类型使用在宫殿、园林和宗教(佛教和道教)建筑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使用功能上,故宫的江山社稷铜亭是作为供奉江山社稷之神,具有象征性和礼仪性。

唐代以后这种形式的神圣性慢慢弱化,而明清时期将这种形式使用到了多组建筑中,有的甚至是较低等级的建筑(如碑亭)之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建筑形式的普及化。但是,这种形式还是仅仅使用在皇家建筑中,仍然具有较高的神圣性。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道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张仲景与伤寒杂...
在悠悠岁月里,张仲景以其卓越的医学智慧和深邃的人生哲学,留下了一部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这部书不仅是对疾病治疗的深刻总结,更是对人生感悟的一次探索。...
道家代表语句 成长故事-从1...
从18岁到19岁:青春的第一步 记得那年,时光仿佛在一瞬间凝固。我们站在18岁的门槛上,踌躇不前,因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而,在这个转折点,我们选择...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谁第二人生 忘忧草AI人脸...
创新的技术与服务 在忘忧草AI人脸替换网站上,用户可以通过高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自己的面部图像融入到精心制作的场景中,从而实现梦想中的变身。这种独特的服务不...
现当代道家厉害的人物 张仲景与伤寒杂...
在古代中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以其卓越的医学造诣和深厚的人文精神,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的作品不仅...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