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冬 至
一、简介
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冬至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它既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时间在农历的十一月中旬,即阳历12月22日或23日。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即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上,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因此冬至这天也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北半球的白昼慢慢变长,夜晚渐渐缩短。
二、风俗
冬至大如年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人们把冬至看做节气的起点,而且冬至过后,新的一年就快要到来,所以在古代过冬至节的隆重程度不亚于新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即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祭祖、祭天
祭天地活动是古代原始宗教信仰的延续,每到冬至日,民间祭祠堂之风大盛,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及祖长进行祭拜,以祈家人平安顺遂,作物风调雨顺;在我国一些地方,冬至的前一天称“冬至夜”,一家老少会团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在古代作为天子的皇帝在冬至这一天还要到郊外举行祭天仪式,且皇帝本人须亲自参加,尊仰天神,祭祀天神。现今我国还保留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根本,祝福阖家团圆。
食俗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成为年节食品。冬至日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吃甜食的习俗,其中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还有汤圆。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都是北方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南方则以吃汤圆为主,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冬至日阖家团聚,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团圆。搓圆、煮圆、食圆,意在团圆美满。
三、与冬至有关的诗词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因此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描述冬至的诗词有些许,其中与冬至最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编辑、照片:吉石甲甲莫
参考资料:
1.《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张海英编著,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农历网
3.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