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道观的静谧之中借一颗入梦的骷髅让我们聆听生与死间的一段对话关于修心的诗句
在天然道观的宁静中,我们借助一颗入梦的骷髅,来聆听生与死之间的一段对话——关于修心的诗句。故事讲述了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骷髅团扇图)的背景,庄子淡定地用马鞭敲击骷髅开启了提问模式,这个恐怖故事变成了哲学对话。
庄子向这位先亡询问:“您是因何流落于此悲惨之地?是贪求失道还是遭遇了天灾人祸?或许您曾作恶而选择自我了结,或者寿终正寝享受天年?”庄子随后拿起骷髅当枕头沉睡。半夜时分,骷髅进入他的梦境来解答千古之问:
从您的言谈看,您似乎是一位辩士。但那些都是活人才有的负累,当人死去,上下级管辖消失,四时劳役解除,从容随顺时光流逝,即使是南面称王,也乐不如此吧!
庄子不信任这些回答,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让造物者将你复生,并送回到你的父母亲、邻里朋友中去,你愿意吗?”这个问题深刻触动了骷髅,它忧虑地回答:“我怎能抛弃这君王般的快乐而再次经历人间苦劳呢?”
这个故事有着多种演绎版本,如《列子·天瑞》中的引述、张衡的《髑髅赋》,以及曹植的《髑髅说》等。在道教经忏中,也有两首唱段《金骷髅》和《银骷骨》,同样围绕着庄子的遇见与对话。这两个唱段内容相似,其旨趣趋同,其中包括了一首叹词:
昨日荒郊去玩游,
忽见一伏,
白骨白骨,
白骨。
嚣然无语卧荒丘,
冷愀愀。
风吹败叶,
满径满径堆愁。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版本中,“生”与“死”的意义并非固定,而是在不同的层次上展现出不同的“好”。对于许多人来说,“迫生”(即不得不继续痛苦地活下去)更为常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生”。
因此,这些道教经典试图引导人们走向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生的状态,即“全生”,也就是六欲皆得其宜,不因过度追求或不足而感到亏损。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于庄子的豁达态度,他认识到过度追求生命本身也是一种亏损,是需要超越的一种状态。
通过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历史上的智者还是现代人的生活,都存在着一种共同的情感: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对待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都要达到一种平衡和谐。这种平衡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更不是逃避困难,而是在追求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以达到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成长。
最后,让我们回归到最初的问题: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绝对正确的人生的道路?答案显然是不确定,但通过这样的哲学探讨,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如何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平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