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道家风情自然之塔道观中的摆塔文化体验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观中的古韵与传承
福州的中秋摆塔,源远流长,据说始于明嘉靖年间。故事讲述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举办盛大活动,将家中的珍品摆放在门庭,以示欢迎和庆祝。在那个多塔之城,每一座古塔都成为了展示品的灵感来源,因此这项习俗便被称作“摆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习俗不仅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流行,还被记录在了《闽杂记补遗》中。
施鸿保笔下的福州人家,在中秋夜里会精心制作泥塑、宝塔,不仅颜色鲜艳、雕刻精细,而且高低参差不齐,小至数寸,大可达七八尺高,有的是十三层结构,内置灯火,一层层照亮,让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场面不仅充满了显摆之情,也有着尊敬祖先、庆祝节日的深意。
裴仙宫作为宋代建造的一处道观,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开始举办这种独特的舞台剧目——“摆塔”。改革开放后,该宫殿下设立管委会,由陈锦丰道长领导,将这一传统文化带入新时代。
每到中秋佳节,裴仙宫都会组织人员进行传统民俗活动。在空旷的地方搭起几张桌子,上面铺上毯子或被单,为此次活动打下基础。主桌紧靠墙壁,而后面的桌子则依次降低高度。一旦准备就绪,便开始了精彩纷呈的布局工作。
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动物、小巧模型等,是最常见的大件。而更为特别的是那些小巧刀枪矛戟,只有三寸长,但其存在意义却无比重要。这一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其中有的位于前排,如弥勒佛和天女散花,其它则分布在左右两侧。此外,还有一点要注意,即形体大小、高低参差不可避免,但整体上要保持协调感。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碟或对“禾秧盆景”,用细沙灌水,再铺上稻谷,然后放置一旁让其自然发芽。当中秋临近,这些盆景就会生出一二寸的小秧苗,全盆翠绿生机勃勃,不但美丽动人,更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过去,“摆高”的意味包含了多福多旺,现在除了纪念戚家的爱国精神,它还隐含着步步高升的心愿。而在疫情期间,裴仙宫更是将医护人员作为主题,用以致敬那些勇敢守卫第一线的人们。这一切都证明,无论旧俗如何变迁,传统文化与民俗应该得到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