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摆塔文化福州道教天然道观的智慧之旅探索大道至简的精髓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天然道观中的中秋庆典,探索大道至简的智慧
福州的“摆塔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这一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平定了闽南地区的一次倭患之后,他凯旋返回福州恰逢中秋佳节。为了欢迎他回家,百姓们将家里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英雄将军的敬意和庆祝胜利归来的喜悦。而由于当地多有古老寺庙和高耸入云的大理石塔,因此人们开始模仿这些古塔,用泥塑或木制材料制作出各种尺寸的小型模型,将其作为摆设品。
随着时间的流逝,“摆塔”的这一传统活动在清代更是风行一时。在那个时代,一位名叫施鸿保的人在他的笔记《闽杂记补遗》中这样描述:“每当中秋之夜,福州人家的屋檐下都会布满各式各样的泥塑宝塔,小巧精致、色彩斑斓,有的是几寸高,有的是高达七八尺,每座都精心雕刻成十三层,并且内部装饰着灯火,让整个夜晚闪耀如同星辰。”
今天,在福州裴仙宫,这一传统活动得以延续并发展。裴仙宫建于宋代,是一个保存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在明清时期,它就已经开始举办这种聚焦于陶俪和小型建筑模型的小型展览,而到了改革开放后,它通过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的领导,这种展示活动得以持续到现在。
每年的中秋佳节前夕,当陈锦丰道长组织管委会成员进行这项民俗活动时,他们首先搭建起几个空旷桌子,然后按照一定规则排列好桌子的位置,再铺上毯子或被单。这时候,便可以开始摆放那些精美的小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以及其他微型模型。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的规则需要遵守,比如主桌必须紧靠墙壁,其它桌子依次排列;大件摆放在后面,小件放在前面;形体大小也需相称等等。
最特别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碟或者一对“禾秧盆景”。这是因为阴历七月底,如果用一个或两个小盆子供水灌溉并覆盖稻谷,那么到中秋前夕,就能看到稻谷发芽生长出两三寸高的小秧苗。这不仅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感,也象征着五谷丰登。
过去,“摆塔”代表着家庭繁荣富裕,现在除了纪念戚家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外,此外还寓含着步步高升的心愿。而在疫情期间,裴仙宫还专门为医护人员设置了一处特别区域,以此来向他们致敬。这样的旧俗新过,不仅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大道至简,而且也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