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道教文化探索摆塔背后的道德经无为而治智慧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与中秋的和谐共融
在那遥远的明嘉靖年间,福州城里,一场庆祝凯旋之师归来的盛宴悄然拉开帷幕。据说,在戚继光将军平定了闽南地区倭患后,他回到了福州,而恰逢中秋佳节。百姓为了欢迎这位英雄,将家中的珍宝排列于门庭,以示庆贺。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摆塔",其背后的故事深藏着对古代先人的敬仰与对丰收季节喜悦的期待。
清代时期,这一传统活动更是风靡一时。在施鸿保先生笔下,《闽杂记补遗》记录了这一壮观景象:“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作十三层,燃灯其中,层层照灼。”这样的情景,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一份向往。
裴仙宫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从宋代就开始举办这种活动,并且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在改革开放之后,这里的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使得"摆塔"成为每年的不变主题。
每到中秋佳节,那些精心挑选的小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以及模型小椅子、小桌子,都被摆放在空旷的地方。最为显眼的是那些由薄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小巧塔楼,每个都经过精心布局,以展现出一种既有尊贵又充满生机的情趣。而最特别的是那碟或对子的“禾秧盆景”,它不仅能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更寓意着五谷丰登。
随着时间流转,“摆塔”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展示富裕的手段,而是成为了纪念爱国主义精神和步步高升的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期间,人们还会专门为医护人员设立敬畏之物,用以表达社会的大爱与关怀。
综上所述,“摆塔”这个词汇背后隐藏着无数故事,它们交织成了一个关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复杂而迷人的图画。正如《道德经》所言:“无为而治”,我们可以从这项活动中学到如何以简单而优雅的手法来享受生活,同时也向未来传递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