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福州摆塔文化道教天然道观如何查找自己是否有仙缘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天然道观,探寻中秋之夜是否有仙缘?
福州的“摆塔文化”,源远流长,始于明嘉靖年间。当时,戚继光凯旋归来,百姓为庆祝而举行盛大活动,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示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在清代更是风靡一时。施鸿保在其著作《闽杂记补遗》中详细记录了这一传统:“福州人家中秋夜多供泥塑、宝塔,彩色辉丽、雕镂精工,小则数寸高,大则如塔或高七八尺。”
裴仙宫作为福州的一个重要道观,也将这一传统深入人心。在明清时代,它就开始举办年度的摆塔节目,并且到了改革开放后,这个习俗得以延续。每当中秋佳节临近,裴仙宫会组织管委会成员和信众一起参与这个民俗活动。
在准备过程中,每张桌子都会被精心布置,一般情况下,从靠墙的一桌到几张小巧的桌子排列开来。然后铺上毯子或被单,为摆设打下基础。这时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候,他们会拿出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人物、小动物模型等,用木架支撑,让它们显得更加生动。
至于具体摆放方式,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通常都是围绕着一个主体——古老但精致的小型铁皮或者木板制成的人类形象(从7层到13层不等)展开。周围则是弥勒佛、八仙和天女散花,还有完整的小婚嫁仪仗,其中包括二寸高的小旗手、小伞兵、小喇叭手和抬轿子的偶人。此外,还要有一碟或一对“禾秧盆景”,这是一种特殊的手工制作品,由一个小盆子装满细沙,再加上稻谷,然后自然发芽,使其成为一束生机勃勃的绿色秧苗。
过去,“摆塔”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多福多旺,现在除了纪念戚家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之外,还含义深远地代表了不断向上的生活态度。而在新冠疫情期间,裴仙宫还特别为医护人员设置了一处专属区域,以此表达对他们无私奉献工作的人们敬意。
尽管岁月变迁,但这些古老习俗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集体记忆与文化连结,同时也激励人们继续维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