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道法自然福州的摆塔文化天然道观中的道教艺术
福州的“摆塔文化”:道教艺术与中秋庆典的交响
福州摆塔文化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当时,百姓为了欢迎凯旋之师,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摆放在门口,以此来表达对英雄们胜利归来的庆祝。由于当地多有寺庙和塔楼,因此人们将这些物品摆成古塔模型,从而得名“摆塔”。在清代,这一习俗更加流行,被视为一种独特的中秋庆典活动。
裴仙宫是福州的一个著名道观,它建于宋代,并且在明清时期便开始举办摆塔活动。在改革开放后,管委会主任陈锦丰道长领导下,裴仙宫继续传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这个活动延续至今。
每逢中秋佳节,裴仙宫都会举办传统的摆塔民俗活动。参与者会搭设几张桌子,上面铺上毯子或被单,然后开始精心布置各种玩具,如泥娃娃、瓷塑小人物、小动物以及模型小椅子和桌子等。其中最为显眼的是铁皮或木板制成的小型宝塔,它们通常由二三段接成,每个层次都经过精心雕刻,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除了宝塔,还有弥勒佛、八仙、天女散花等各类装饰品,以及婚嫁仪仗——打旗、扛凉伞、吹喇叭和抬轿子的偶人。这些装饰品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情趣,也反映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舞台背景下,一盆禾秧盆景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一种特殊的手工艺作品,用细沙灌满水,再铺上稻谷,让其自然发芽到中秋前夕,就能长出翠绿的小秧苗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机勃勃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摆塔”的意义也不断演化,不仅纪念戚继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具有步步高升的寓意。而在疫情期间,裴仙宫还特别为医护人员设置了敬仰他们奉献生命的事迹,这样的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社会,对新时代进行了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