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贤李志常宣扬上德真理
李志常(1193-1256),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浩然,其先在洺州人,后徙居开州观城。幼孤,养于伯父家。年十九,不从伯父为之议婚,负书曳杖作云水游。他隐居东莱的牢山,又移至天柱山的仙人宫。在宫中主人的嘱托下,他前往邱处机所在的地方。元太祖十三年,他听闻邱处机自莱州转至莱州,便带着行装前往拜会,并被赐号真常子。
次年,邱处机应召西上觐见元太祖,被选为十八随行之一。当邱处机东归时,随师居住在燕京的长春宫。在那里,他参与了许多教门公事,并与皇帝一起讨论经典。此时期,“凡教门公事必与闻之”。当尹志平继任掌教后,将所有的事务委托给李志常。
太宗元年七月,当时诏令通经之士教授太子,此时李志常进呈《易》、《诗》、《书》、《道德经》和《孝经》,并且向皇帝陈述大义,上对此表示赞赏。不久之后,有诬告指出清和(尹志平)绘画中有不合适的地方,因此清和即日被捕,但李志常独自请求代替他,说:“清和是我们的宗师,他的职责是在传达道德,我将负责处理教门的一切事情,如果有罪,那么责任就应该落在我身上。”使者对他的节操印象深刻,因此免除了他受刑,只是锁了起来。
太宗五年(1233),汗庭鲜有儒家士人,所以命创建国子学,以汉族教师教授蒙古贵官子弟。冯志亨成为国子学的事务助手,并选拔十八名蒙古贵族子弟以及二十八名汉族学生学习蒙古语言、骑射等技能。当时,因为京城破败,所以国子学设立在长春宫内。
这段时间里,全真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这无疑是由于全真道首领恰逢其会,从而成为了蒙古贵族学习“汉法”的老师。这也是全真道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并取得巨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个期间,李志常受到太宗的大力支持,被封为“玄门正派嗣法演教真常真人”。
四月赴阙后,他奏请扩建灵虚观得到允许,并命重阳宫号,为营建重阳宫进行了一系列工作。一年多后,即海迷失二年(1250),他及其他十七位随从被授予大师称号。而宪宗一朝,更频繁地召见他咨询治国保民之术,最终因争议而导致全真道遭到打击,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去世,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