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召臣系统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党的以来,以为核心的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持续提升,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扎实有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各个层面,全社会保护传承和传播弘扬非遗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我国非遗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有87万余项非遗以民俗、节庆、表演、技艺等形态活跃在中华大地,其中被正式认定为不同等级的非遗项目有10万余项。作为一种活态的遗产表现形式,非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它既是历史的活化石,又是文明的基因库,凝结着中华传统文脉的智慧结晶。系统推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要深入挖掘、提炼、阐释非遗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和价值形态,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底蕴支撑和创新动能。
非遗蕴含的价值要素、文化基因在塑造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在连续性方面,许多非遗项目从远古一直延续至今,承载着中华文明独有的文化记忆和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滋养。在创新性方面,非遗独有的活态性会随社会发展、民众需求而与时俱进,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在新时代,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统一性方面,非遗是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智慧结晶,是各民族共同书写、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的真实写照,也是将各民族文化特色融为一体的精神纽带。在包容性方面,非遗是各民族在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特性。在和平性方面,我国许多非遗蕴含着“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为人类社会超越文明冲突论提供着中国智慧,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方案。
此外,非遗与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文化情怀、文化技艺和审美传统,满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我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通过把非遗与文化生产创新融合,借助市场化模式推动非遗的创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近年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的“国潮风”崛起,依托新平台、新场景和新技术,非遗与现代消费实现了深度融合,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推动非遗融入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通过挖掘非遗的生产功能和文化功能,使其从文化遗产领域的“小圈层”逐渐走向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大圈层”,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赋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非遗与乡村振兴的融合。非遗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遗产,许多非遗诞生于乡村、兴盛于乡村,并在乡村中生产、流变和传播,生动地呈现着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内涵。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通过“非遗工坊+合作社+电商”“非遗工坊+企业+农户”“非遗工坊+基地+传承人”等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市场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不仅能够形成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乡风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进而推动中华文脉的赓续绵延。
总之,在的新时代新征程中,非遗已经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文化资源。系统推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明确非遗对于持续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能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作者:余召臣,湖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