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蒲松龄笔下的神探与道教的奇妙联袂
《蒲松龄笔下的神探与道教的奇妙联袂》
伴随今年贺岁档成龙的新电影《神探蒲松龄》上映,蒲松龄和他的传世名作《聊斋志异》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更有不少观众看完电影之后,纷纷踏上了问道崂山的旅程。莫非蒲松龄和崂山道教之间有什么不解之谜?
崂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中有“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的记载。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大名鼎鼎的“东海仙山”。唐宋时期崂山被视为幽奥寻真的圣地,山中留传下诸多“仙迹”;而宋元之际全真教的兴起更让崂山再次扬名宇内。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时年32岁的蒲松龄同乡友人唐梦赉、高珩、张绂等一行八人同游崂山仙境。同游的唐梦赉记载:“壬子之夏,游劳(崂)山,见海市。时同行八人。初宿修真观,历上清、下清庵,登八仙墩,水尽山穷,连天一碧。再宿青玉涧,将夜出。”一行人遍览崂山,并目睹了难可得见的大自然奇观。
作为一个文学家,对于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和敬畏感的人,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融入到了作品中。在他笔下的故事里,不论是精怪还是凡人,都带着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探索,一种对超越现实世界理解的一种追求。
在这些故事背后,是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细微变化的心理洞察。而这些情感与心理洞察,又似乎与道教文化中的某些概念相呼应,如万物皆有灵性,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智慧,这也是为什么在许多古代文人的心目中,大自然都是一个充满魔法的地方。
但这也并不是偶然,因为,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无论是文学还是哲学,都曾经有一股强烈的情怀,那就是追求一种超脱尘世俗界的人生状态。这正如老子的弟子庄周说过:“吾言者常知我先天下,而今乃欲以我先天矣。”这种对于超脱尘世状态追求,与古代哲学家的思考方式是一脉相承的事业。而这种追求,也正是在很多民间故事或民间信仰当中找到体现,比如各种关于鬼魂、狐狸精等形形色色的传说,它们往往包含着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一个隐喻解释。
因此,当我们回望那些由蒲松龄创作的小说,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看那些精怪妖魔,它们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小说元素,而是一个窗口,让我们窥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己存在意义和价值判断的一种表达形式。
总结来说,《聊斋志异》的出现,可以被看作是一部描写普通百姓生活,同时又穿插了大量幻想元素的小说。但它真正深层次上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类精神领域一次深刻反思——无论是鬼魂、狐狸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人类化动物,他们都代表着不同方面的人性弱点或者美德,并通过它们来展现出人类社会及其成员的心理结构,从而提供了一套复杂而又丰富的情感表达手段。这也许可以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即便是在最为荒凉孤寞的情况下,即使面对最为恐怖不可思议的事物,我们依旧能够找到我们的存在理由,这份坚持,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一部分,无疑也是《聊斋志异》的最大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