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九字核心思想在中古道教步虚仪与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的考察
文中提到,东晋末年的一部名为《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古灵宝经,近年来在国际道教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经中的“步虚”仪式,对中古以来道教斋醮仪式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至今仍被使用。此外,该经提供了“步虚词”的最早形态,也成为研究中古道教文学重要文体形式的依据。
文章还探讨了该经在敦煌本《灵宝经目》中的归属问题。陆修静将其划分为“元始旧经”和“新经”,而小林正美则提出应根据不同的标准重新分类。文章认为,《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章》的核心教义思想与“元始旧经”一致,因此应属于早期的“元始旧經”。
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该經與靈寶「步虛」儀之間的關係,以及這個儀式是如何從天界神靈之行為轉化為人間道士斋法儀式。在討論過程中,作者引用多種學者對於「步虛」詞義解釋,並總結出「歩虚」的原始意義是指天界神靈漫遊太虛或天堂時所演出的讚美詩和舞蹈。
最後,作者進一步探討了「歩虚」儀式之所以創設,以及它是如何從天界神靈之行為轉化成為人間道士斎醮活動的一部分。通過對比不同時代學者的見解以及歷史資料的分析,作者揭示出「歩虚」不僅僅是一種宗教禮節,更是一種文化傳承和心靈慰藉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