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蒲松龄的神探笔下道教与儒家之大不同
《知否?蒲松龄神探笔下的精怪与道教文化》
伴随着贺岁档的电影《神探蒲松龄》的热映,人们再次被这位清代小说家创作的人间奇幻世界所吸引。蒲松龄和他的名作《聊斋志异》不仅让观众们沉醉在古代的幽默故事中,更有许多人因而对崂山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是否意味着蒲松龄与崂山之间隐藏着一段未解之谜?
崂山自春秋时期便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养生修身的方士,而且在唐宋时期更是成为寻仙隐居的地方。这里留下了诸多“仙迹”,如吴王夫差得《灵宝度人经》,东海仙山、幽奥寻真等。
清康熙十一年,蒲松龄同行八人游览崂山,他们目睹了海市蜃楼,并留下了七言古诗。这些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为他写作提供了灵感,他在《聊斋志异》中收录多篇与崂山相关的小说,如《劳山道士》、《香玉》、《海公子》、《石》,涉及周边地区的事迹也有多篇佳作。
其中,《香玉》的爱情故事以白牡丹花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书生黄生的生死恋情,与宫中的花仙香玉相爱至终。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段关于白牡丹花传说:被官宦强移后,却又重新发芽开花,这种现象给予作者极大的触动,而这样的故事情节也是源于此。
这些精怪形象包含飞禽走兽植株乃至无生命物体,它们幻化形态,有人的品性并与人类发生故事。然而,为何会赋予它们灵性且幻化呢?这是不是只为了讲故事而已?这位落拓才子无疑是一位优秀的说故事人,但若深究背后的逻辑,则再次联系到道教思想。
根据道教观点,天地万物皆由大道化生,有其特定的道性,因此世间万物都是富有灵性的存在,以时间积淀,它们的灵性和道行也会增长变化。这就为《聊斋》的各类妖精鬼魅存在创设前提。而这些精怪要么修成人的形态,要么向善者才能最终合真。
(本文原创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