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感悟到不了的远方回不去的家乡_自然中的天然道观
每当梅花盛开之际,我便再次踏上了离家远行的征程。过去的一年仿佛一场梦,转瞬即逝。我在北京见证了冬天的无雪,林海音那《骑着毛驴儿逛白云观》的往事已成过往。得知住庙道长疲惫不休,却听闻庙会热闹非凡,这让我对我即将离开的地方怀念不已。
与朋友在车站相聚,我们匆匆告别,他带走了半年前托付的小像和平安符。我记得他笑着将它们放进口袋,说要珍藏。在广西学画之前,我们仅有短暂的重逢。但即使是这样有限的时间,也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方,都渴望能与亲人共享时光。
每一次回家的旅程都显得如此仓促,每个除夕夜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年来的收获,但最重要的是团圆。尽管家乡的春节氛围并未如昔日温馨,没有暖气,只有水声伴随夜晚,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归属感始终是我心中的灯塔。
我曾漫游多地,与各种人交谈,每天几乎都想去白云观,却在它最热闹时刻离去,回到南方我的家乡。在京城最后一次遇见庙会,我惊讶于他们坚守殿内,即使立春后寒风尚未完全退却,他们依然坚持生活,而我则被室内暖气包围而感到惭愧。
哲学课上,我常听到赫拉克利特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然而,在丹纳利芙群岛上三毛看到了画作,她开始怀念江南杏花烟雨,而她的脚步从未停止。她说,“不要问我从哪儿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但这样的回忆只存在梦境中,那幅画里的人已经与她隔绝千山万水。
高晓松写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有人也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和后天的苟且”。无论如何,要做一个好的人,不管是在哪条路上流浪,都要保持初心,把每个短暂避风港当作归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