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巧妙改编从数字到情感的转变探秘感情里的无欲则刚何以成刚
1973年,一项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在中国发生了: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这些文物中,包括了一些薄薄的帛书,这些是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的版本。学者们对比研究后发现,帛书中的内容与流传至今的版本存在差异。这不仅仅是一两字之别,而是意境完全不同。
首先,在书名上就有很大的不同。在帛书中,上面写着“德”在前,“道”在后,是为《德道经》,而现在流传下来的版本却是“道”在前,“德”在后,只差一字,却有天壤之别。
接着,我们来看看内容,比如说《道德经》的第二章。传世本上的文字与帛书上的文字相比,只差一个字,但意义却完全变了。例如,有无相生,与有,无之相生,第一个理解就是阴阳相生,你生我,我生你,互为其根。但第二个理解则是有,是由无而生的,无是有的根本。而这种理解,更符合《道德经》所倡导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等思想。
还有另外一处,大器晚成和大器免成只差一个偏旁,但意思完全不一样。大器晚成意味着人才是在晚年才发挥作用,而大器免成则意味着人才是不需要刻意培养或造就即可自然发展。
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由于传抄错误造成的。但除了这一点,还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变化,如把执今之道改为执古之道、把上善如水改为上善若水,即便第四十五章也被改成了第一章。这可能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愿意接受这样先进思想,并且想要通过修改来限制人们对这样的思想的接受度。
因此,当时统治者想要禁掉这部作品,但是因为它太受欢迎,所以只能将第一章修改,以使其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从而减少人们阅读和思考这部作品的心理障碍。此外,由于该典籍晦涩艰深,其奥妙也能耐得住时间检验,因此仍然值得我们去多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