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则刚之人如何对付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老子的《道德经》,其中“无为不争”被视为其根本。然而,这是否真正反映了道家的修行?道学是一种哲学思考,认为万物源自大道之无,而任何有形的存在都是从无中产生的,最终又归于虚无。人们往往执着于世间的“有”,但这不过是在追求一场无法捕捉的事实,虽然使心灵得到满足,但最终会失去而带来情感上的痛苦。因此,不如一心证入无欲,不对人间产生贪求和依恋的心。
南华真人的教诲提醒我们,在混乱的人生旅途中,只有那些能保全身心者才是得道之人。庄子提出的危险,是指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陷入是非纠缠。真正的圣人不会用尽心志去辩论是非,而是要做好忘我的功夫,只有内心得到了平静,才能悠然处世而不受外界干扰。
杨朱提出了拔毛利天下而不为”的观点,被误解为自私自利。他并不是不愿意拯救天下,而是希望人们珍爱自身,如果内心能够摆脱争名夺利的念头,又何必为了某些团体的利益而伤害他人?
《道德经》指出,由于内心对名利总有一定的追求,所以人们会表现出宠辱若惊的情绪。如果所有人都知善恶,并且趋之若鹜,那么就会出现伪善者利用这种趋势欺骗他人。所以,老子建议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将对外在名利的追逐抛开,让人们关注个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而不是因为不同的见解就争斗不断。
《道德经》第十三章说:“贵以身为天下,如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如可托天下。”如果每个人都珍视自己的身体,那么哪里还有争斗呢?想要帮助别人才算真正实用,先要修炼自己,以爱己之心去衡量和比较爱人的念头,从此生死同理,你我与万物齐一,没有了入世或出世的大用小用的区别!
庄子提出唯有“无用才是大用”。很多人试图解释这个概念,但重点在于一个“用”字。在庄子的看法里,无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个体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影响到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
庄子通过两个故事来阐释这一点:一个关于树木,不合规矩却安享晚年的故事;另一个关于杀鹅,不叫声却遭遇死亡的问题。他说明,无论是否被认为有用,都取决于使用者的标准。而真正合乎自然的是能够随时变化,不固守任何一种观点,与万物相融,为之一致。这就是庄子的主张——斋戒掉内心中的成见,使万物各归其本性,这才称得上修真得道。
对于如何面对所谓的大用与小用的选择,有两种态度:一种基于入世法则,一种基于出世法则。但实际上,无论哪种方法,最终目标都是让事物回到它们应有的状态,即事来自然应,对事去随意忘。这就是修行之境,也就是逍遥自在的地方。不管你活在红尘烟霞还是远离尘嚣,都应该忘却了有无、是非,每个人各展风采,这便是一切修行者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