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问世及其道派特征考出道弟子开天眼过程
《太乙金华宗旨》问世考:出道弟子开天眼过程
在康熙年间,太乙金华宗旨成书后,其流传过程中经过多次修订,形成了不同的版本。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版本是乾隆年间邵志琳整理的六十四卷本《吕祖全书》,其中收录了潘易庵等人的序、跋,对成书过程作了说明。
据载,康熙戊申年(1668),潘易庵等7人,在毗陵白龙精舍设立乩坛,蒙吕祖降坛,传示宗旨。康熙壬申年(1692),屠宇庵收集散编,交与张爽庵汇辑。该年吕祖又在常州红梅阁降笔。最后张爽庵汇辑前后所传,编纂成书。
潘易庵序称:“忆自戊申冬,我纯阳圣祖,传示宗旨……二十余年乃至成帙。”《道藏辑要》本《金华宗旨》,载有正化子恩洪的识语,将参与扶乩活动的七人分别为潘易庵、屠宇庵、庄惺庿、庄诚庿、周野鹤、刘度庿和许深庿。
当时七人辈份不一,有高有低,但皆奉教于纯阳圣祖。在康熙戊申扶乩活动中,他们各持笔录,但未汇辑成书。而后来这个七人扶乩团体解散了。当到了康熙壬申,又组成了新扶乩团体,其中屠宇安为师父辈,而张爽安及其他几位弟子则为徒弟辈。
此时潘易安已去世,其序乃是扶乩降笔之作。在康熙壬申编辑《金华宗旨》的缘起,由于孝悌明王奉帝敕来降,再提旧时宗旨,当即检笥中散简,与同学张子爽安订辑成书。此外,该年的新出乩文也被收入其中。
关于潘易安等人的道派归属,有必要考辨。邵志琳整理本中,他们署“净明嗣派”,但书中载神霄侍宸谭长真真人的宗旨垂示,则谓他们另有宗派,即太乙法派,以纯阳圣祖为第一大道师。这一命名规则符合其法名,如 潘易安名乾德等。
从别的文献可知,潘静观曾师从全真道龙门派传人朱元育,并与李颙交游,是好道之士。在清初重建圆妙观碑记中,他亦被称作隐士,与龚百药孝廉二人共诵《玉皇经》于红梅阁。此外,他还注释过多部经典,如《悟真》、《参同》、《阴符》、《清静》,由顾日融约定付梓。他与曹廷俊兄弟共同完成了一部著作,《道德经妙门约》。
总结来说,《太乙金华宗旨》的问世及其特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学术氛围,也展示了那些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超脱的人们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寻找个人道路上的指引。而这些历史人物对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产生影响,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解读历史的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