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大彻大悟道德经篡改版出土数字变换意境翻转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1973年,中国考古界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经》出土了。就在那一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考古学者们在挖掘三座马王堆西汉古墓时,发现了大量文物,其中就包括几篇薄薄的帛书,这些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道德经》的2000多年前的版本。这一发现让全世界都对这部国学典籍充满了好奇。
经过学者的对比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帛书中的内容与流传至今的版本有着显著差异。尽管这些差异仅仅体现在几个字上,但它们却带来了巨大的意义上的变化。首先,就在书名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不同:根据帛书记录,它应该叫做《德道经》,而现行版本则是以“道”为主,“德”为辅,这虽然只是一小步之差,却影响深远。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段具体内容,比如第二章。在传世本中,它写得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而在帛书中,则是:“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音,声之 相和;先,后 之 相随恒也。”看起来二者之间只有一个字不同的区别,但实际上含义已经完全改变。例如,“有,无之相生”并不意味着阴阳交替,而是在强调一切皆源于“无”,并由此产生存在。“大器晚成”的另一变体更令人印象深刻,只因为一个偏旁而意思完全不同。一方面讲的是人才需要时间才能展现出来,一方面则表达了一种自然成就,不可人为制造。
有人认为这些可能只是由于抄写过程中的错误。但除了这种可能性,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况出现,如将“执今之道”变成了“执古之道”,把“上善如水”改成了“上善若水”,甚至第四十五章竟然被移到第一章位置。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时的人们对于《道德经》的思想太过先进,以至于它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利益。在原版中,它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品行没有标准,因此有德;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无 德。”如果人们接受这样的理念,那么所有社会规范都会变得毫无约束力,因为每个人都能自我定义自己的品行,从而削弱统治者的权威。因此,当时统治者试图禁掉这个作品,但是由于老子的影响力太广泛,他们只能通过修改来减轻其影响,使得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从司马迁到现代读者,《道家典籍》一直被认为晦涩且难以理解。但即便如此,《道德经》依然能够抵御时间的考验,其奥妙仍旧值得我们去探索。如果你还没有深入阅读过这部伟大的作品,我建议你尽快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