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被改动前的秘密寥寥数字变换意境翻天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出土,虽只改了寥寥数字意境却完全不同
1973年,中国考古界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被篡改前的《道德经》出土了。就在那一年,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考古工人们在挖掘三座马王堆西汉古墓时,不仅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还找回了2000多年前的《道德经》原版,这一发现立刻引起全球学术界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然而,当专家们对这些帛书进行细致研究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与流传至今的版本相比,这些原始文本存在着诸多差异。尽管这些差异看似微小,只是文字上的轻微变动,但它们所承载的情感和意义却迥然不同的。这不仅影响到我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也让人不得不思考历史中的真实面貌。
首先,从书名上就有显著差别:原本应该是“德”在前,“道”在后,因此应为《德道经》,而现行版本则将“道”放在首位,“德”紧随其后,这简短的一字之分,却带来了天壤之别。
接着,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个章节,比如第二章。在传世本中,它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而帛书上的内容则略有不同:“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盈。”
这两者看似近乎相同,只是在几个字上略有调整,但背后的意义却大为不同。在传世本中,有无之间互为根源,而在帛书中,有是由无所生成,无又包含有,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阴阳交融。而这种理解更契合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即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及万物皆从有而生,又从无得始终、易而作于难、细而办于大。
此外,还有一处关键性的变化:传世本中写的是“大器晚成”,但帛书则表述为“大器免成”。这一点的小小差异,却造成了解释人才晚期才能够达到完美状态与自然平顺发展成为巨匠之间巨大的误解。一方面,我们常常认为才华需要时间才能发挥,而另一方面,则强调才华自发,不需刻意追求或制造。此种观念贯穿整个作品,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原初思想所蕴含的哲理。
有人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抄录过程中的错误。但除了这些明显错误以外,还有一些内容也出现了重大的改变,如把执今之道改成了执古之道,把上善如水变成了上善若水,即使第四十五章竟然换成了现在流通的一开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当时,《 道 德 经》的思想实在太过先进,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统一集权政策。原来《德 道 经》的翻译如下:“ 上等品行没有标准,因此 有 德;下等品行不违背标准,因此 无 德。”如果百姓都接受这一理念,那么设立推广礼法纲纪就会失去约束力,因为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行为作为标准。这对于统治者来说,将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因此,他们希望禁掉《道德经》,但因为它名气太大、老子的影响力太强,所以只能通过改变第一章,让人们难以理解其真正含义。
自古以来,《 Dao 家典籍》一直被视作晦涩艰深,最著名的是司马迁的话:“ Dao 家 之 理,其实 易 行,其辞 难 知。”即便如此,《 道 德 经》仍旧历久弥新,其奥妙依旧能抵御时间的考验。所以,小编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读一读这部宝贵文献,以便更好地领悟其中深远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