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梦想与家乡的回忆在自然之境中修炼九字真言_道教文化天然道观
我在梅花快开的季节里离开了家乡,这一年冬天似乎不经意间就结束了,北京竟然没有下雪。林海音曾说过“骑着毛驴儿逛白云观”的情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住在庙里的道长最近一直没有休息,庙会上却热闹非凡,一位南方人也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场面。
朋友在车站送我,我们早前并没有多么长时间相聚,在新年的第一次会面就是在这离别的车站。我临别时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将他半年前托付给我的一张太乙救苦天尊的小像给了他,还赠送了一枚平安符作为新年的祝福和平安的祈愿。他高兴地收下,不曾细看,但过了一会儿又笑着说,他得放在最里面的口袋里。他计划去广西学画,就这样我们十分钟后分别。
天南海北的地方,我们还是更喜欢能坐在一起好好谈谈。每次赶场都匆忙,年前天天盼着归期,但现在看起来像是梦一样,只是一年又一年奔波劳累。在回家的路上,我带了一本小说,其中有一篇《夜车》,作者提到了南拳妈妈的歌:“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回到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在除夕晚上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个人说起一年来的收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抛之脑后,最终唯有祝福和感慨,最幸运的是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坐在一起,没有谁缺失。
家乡里的年味并不是很浓,也没有暖气,一般常年不在家的老人回家,就像是去旅馆一样。其实一想,不管到哪里,都像是短暂落脚,人生下来是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的,只要落叶归根,便恍然自己原来一直在奔波游荡,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以至于离最初的起点越来越远。
韦庄曾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回到家中,每个夏天夜晚都会听见水声。白天里的噪音凌晨消失,在夜深的时候才清晰听到流水,有时仿佛是在做梦。一醒来几秒钟确认是真的,然后再次入睡。我不知道它源头。如果在地图上标注我曾经落脚的地方,将发现一切缘起都沿着这条河流,这是一条明晰线索。当我踏足其岸边的时候,水似乎是我当时看到的情景,即使已流逝二十几年。
这一年的“浪迹”所到的地点真多,我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每天还有机会去白云观,却是在它最热闹的时候离开回到南方故乡。在京城遇上了庙会最后一日,当初热闹气氛尚未消散,那阳光正好照射中路的大悲禅院的一个道长正在窗台写字。虽然立春已过寒气还没完全撤退,他们已经在这个殿里度过了一个冬天,让那些室内暖气充足的人感到惭愧。
哲学课上老师常讲赫拉克利特的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事物变化简直不可捉摸。三毛看到丹纳利芙群岛上的画开始怀念江南杏花烟雨,但是她毕生的旅行从未停止。她说:“不要问我从哪儿来,我故乡就在远方”,此后的回忆只留于梦中,而那幅画中的避秦者与她隔绝千山万水。她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遥远田野。这也有人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和后天更多苟且。不论如何,要成为真正的人,就应该好好活下去,不管你走哪条路,只要初心坚定,把每个短暂避风港当作回家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