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颗入梦的骷髅教你无为却不废话道观里的生死对话
道观里的骷髅:无为而不为的生死对话
在南宋李嵩的《骷髅幻戏图》(骷髅团扇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枯骨突露、森森然在地的骷髅。庄子,一个哲学家,在路边遇见了这位先亡,并用马鞭敲开了对话的大门。这是一个恐怖故事,也是哲学对话的开始。
庄子问:“您是因为贪求失道还是遭遇了天灾人祸?是作恶闯祸,怕累及家人而选择自我了结?还是寿终正寝而安享天年?”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些问题上,而是拿起骷髅当成枕头沉沉睡去。半夜时分,梦境中,那个先亡再次出现,用其独特的声音回答他的疑惑:
从您的提问看,您像是辩士。但那些都是活人才有的负累。人一旦死去,上下级管辖消失,四时劳役解除了,从容随顺时间流逝,即使南面称王,也乐不如此吧!
庄子并不相信,这个故事很有名,有多个演绎版本,如《列子·天瑞》中的引述、张衡的《髑髅赋》,甚至曹植的《髑髅说》……熟悉道教经忏的人还会知道,在“放焰口”道场中也有两个唱段《金骷髅》和《银骷 髎》,也是对庄子遇到的这个对话的一种演绎。
这首叹词运用古文回环往复的手法,细读来仿佛通篇都在紧锣密鼓地催促着什么。最后终于明确说:“奉劝人生急早修,不要悠游。早求解脱,一同赴瀛洲。”
这个故事最关键的是它通过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物之间的交流探讨了人类生命最大的事:生与死。在原初故事里,骷髅经历过生与死之后认为生多忧劳,而死则安乐。在经忏叹词中,这个取向反转过来:路边孤苦无亲的骷骨万事全休,只活着才是一切基石。这反转让我们质疑道教生的观究竟如何?
许多喜欢庄子的朋友折服于他豁达的心态。在庄子的眼中,生如白驹过隙,而死亡归于自然,是平等不可偏废,无所畏惧也不怀念。而不是经忏或其他典籍中的好生恶死倾向。
其实,还有一段关于生与死论述。他说:“全生为上;亏身次之;迫身次之;迫命为下。”借助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的版本和状态。
回到最初的故事,这具客死街头、曾当国君可能性的微乎其微,但却以想象化“王乐”。同理,《三天内解经》的“权威”解释也只是艺术性表述,以突出“好处”,非实指。
我们再回到那位高士伯夷叔齐,他们认为食周粟是不义,因此不得不继续痛苦地活下去,就处于一种“迫命”的状态。而病魔折磨垂危病人的也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迫命”并不是大部分人的常态,大部分人的常态更像落在“亏身”这一层——心理和身体上的正常欲望得不到满足,而是在慢慢耗散和损耗。
对于“全身”,有解释说:“尊生的本意,全身之谓;六欲皆得其宜也。”这是尊重生命,使心理和身体得到适度满足。如果说的标准是什么?应当是不因过度或者不足而感到疲惫吧!这种状态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生活的情状,也是道教祖师们心良苦所追求:把芸芸众生的生活引导到更好的层面,而不是放任自流:
堪叹人间能几何,不要蹉跎,将金乌玉兔般来往快速前行,如梭。一刹那光阴百岁长短,看似南柯一般,都应该早求出离苦海,因为苦海劫磨。(银棺)
这样的劝导遍布道教文献几乎每篇都告诫我们生命短暂不要将精力浪费在外界追逐上,而关注生命本身。
老子的名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张伯端祖师的话:“百岁光阴石火烁,一世形影水泡浮。”只贪利禄显荣,不顾形容暗悴枯……
至此,或许有人忍不住问,那些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的人呢?他们是否成了例外吗?
实际上,当楚王派使者聘请庄子出仕时,他以神龟比喻自己,如果愿意被祭祀后放在庙堂上还是愿意拖着尾巴活在地泥涂里?
使者回答愿意后,他拒绝,说自己选择活在地泥涂里。
这种坚定的抉择,又怎样不表现出了“我”的豁达?
相较常人而言,庄子的豁达能够认识到超越普通人的情感纠葛,他清醒地意识到过度贪恋于生命本体又是一种牺牲,更接近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存在。但即便如此,这仍旧无法完全摆脱那些困扰普通人们的心灵缚带。
(以上内容由AI生成,请勿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