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李含光道教祖师爷的化身

李含光道教祖师爷的化身

李含光:道教祖师爷的传承与弘扬

唐代道教茅山上清派自晋南岳夫人魏华存降传扬羲以来,已数百年。到了唐代,其传人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多次被皇帝召见,远离茅山,致使经法传授断缺,散落无遗。李含光乞请离京,返归茅山祖居,搜集经法,重振道业,使上清派圣地又光耀于世。

李含光出生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其二十一代祖李弘曾任江夏太守,为避王莽之乱徙居晋陵(广陵),于是成为广陵人。本姓弘,为避讳唐高宗太子李弘,更名为李。家世尊儒,其父李孝威号贞隐生生。精通黄老之术,与司马承祯结为方外交。

十八岁时,有志于道教,从师于江都李先生中宗神龙元年,以品行清优度为道士住东都洛阳龙兴观后移嵩山修道达二十年。开元十七年,从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阳台观。一见之下,被司马承祯称赞:“您真是一位玉清境之客呵!”

开元二十三年,当司马承祯在阳台观去世。不久,玄宗召他到洛阳询问修道之事,对谈间深感感叹:“我见到含光,就知道司马真人仍然在世间。”玄宗又问及金鼎之事,他回荅说:“道德是公正无私的;轻举是公中有私呵,不时现露私情。”

玄宗深感他的高见卓识,便让他住持阳台观继承司马承祯的传 道事业。他居阳台观弘道兼修,一直勤奋异常。但当感到茅山道教传授事迹逐渐衰颓,他便称身体不舒乞请回归祖地茅山纂修经法,使得茅山宗再次繁荣,在江南蔚成风气。

天宝四年的十二月,他奉诏入京,但每次召见,都斋戒沐浴,最终以称病辞谢,再次乞请回归原籍。这一次皇帝下诏禁止在他所居的山林中采捕鱼猎,以及凡是吃腥的人不得进入这些地方。在这段时间里,他继续致力于恢复和发展上清派的学术和实践活动,为后来的几代门人树立了榜样,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签:

猜你喜欢

魏晋道家代表人物是谁 数据化庄子祠无...
数据驱动庄子祠:探索无为之道的策略与实践 在安徽蒙城县郊外的一片静谧中,庄子祠静默立存。九九年冬,我踏着脚步,穿越了那片古老的村落,最终来到这座历史悠久的...
道教名人大全 神话与传说-太...
太上老君的长生之道探秘 在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中,太上老君是道教中的至尊神祇,被人们誉为“长生天尊”。他以修炼长生不老、统治宇宙万物而闻名遐迩。那么,究竟是...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是谁 理想国度的构筑...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德经》是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著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哲学书籍,也是一部政治思想的宝库。其中,第81章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和深...
历史上有名的道家人物 六耳猕猴聆听道...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老子所著《道德经》,其中提倡“无为不争”的哲学,这种思想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中显得格外独特。然而,人们往往对此持有误解,将其视为逃避现实、自私...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