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庄子以德道经的智慧让心灵达到平和之境身躯安然处于自然界中应有的位置

庄子以德道经的智慧让心灵达到平和之境身躯安然处于自然界中应有的位置

一、一个完美的人生旅程,不是因为不断积累或复杂化变得更好,而是通过简化,达到一种平和的状态。即便对于那些需要不停增加的事物来说,增加只是一种途径与手段,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简化。比如说知识,我们增加知识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以知识悟到智慧,用最简单的方式直接触及智慧的本质,这种能够看到本质的状态,也是由简单而生的;对于名利富贵也是如此,我们追求名利富贵的目的,并不是给自己的人生增添负担,而是为了减少内心的忧虑与负担。

所以说,增加事物本身也是一种有效地简化,使得人生最后达到一种平衡。如果不懂得以此平衡自己的生活,在不断累积后不知道何时适当减少,甚至不知道增加意味着什么,一定会因为过多增添而变得更加痛苦。就像我们常见到的有些人,他们经历了很多,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大的痛苦和焦虑;他们又学到了许多,但是学到的越多反而变得更加迷惑,不自知其为愚痴。

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追求学问的人会让知识一天比一天增长,而追求大道的人会让欲念一天比一天减少。

减少到无为之境,便能使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所谓“无为”,并非我们理解中的毫无心计,更不是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而是在拥有这些物质之后,可以从内心察觉事物真相,并且用最简单直观的情感与现象建立起对世界的一致性和谐。

正如人们所说的,“平常心即是道”,修行过程即在于减少内心错误念头以及不合时宜私心杂虑,最终达到通透澄明的心境,就像老子提到的“复归于婴儿”的状态,那些没有过度复杂的心机却更容易获得快乐,如同《小窗幽记》中的描述:“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智多,愈多而愈散。”

一个人接触的事物越多,却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活轻松、清晰,有时候反倒可能成为生活负担,使得拥有的东西成为了自己的重负,就像孩童时代纯真的天性未受外界破坏,没有对名利等事物占有,所以才能保持完整,让内心与外界统一,以此获取生命价值。

因此好的生活就在于从简单的地方获得,这不仅包括快乐,也包括直达本质的人生智慧。而且这种“简单”并非低层次,它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修养,是将所有事情都看透了,看明白了,然后放下一切烦恼,从中得到真正自由和满足。

二、很多人认为“简单”是个低级别人的生命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一个人接触的事务众多,他的心灵、私思杂想繁重时,即便他努力去做任何事情,都难以取得好结果,就像那些思想千万遍但仍然无法找到方向的人一样,他们整日忙碌,却活得失败,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正确方向。

庄子曾经这样解释这个问题:“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这句话意指圣人才知道把自己放在应该放的地方,把握住该有的东西,而凡人则往往把自己放在不该处,把握错了要持有的东西。换言之,“简单”就是修到一种能够认识事物核心性的境界,即能通过学习掌握到直接联系至高无上的原理能力。不管谋划还是观察都能直视事体根本,与世俗浅薄表象脱离开来。这样的圣者才真正能够守住自己的位置,对付世间百态。他不会被诱惑走偏,还能保持冷静判断周围环境,不被情绪波动左右,因此他的选择总是在符合自然规律之中。相反普通人们由于思考过分深入,同时也有更多私欲云端遮挡视线,因而只能停留在浅显表面的理解上,从没机会探索深远真理,这样就不能够享受到真正幸福也无法实现个人的目标愿望,只不过空谈虚构罢了。

古语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的寿命有限,但是知识永远广阔。当个人沉浸于不断地搜寻新鲜、新奇、新奇妙的时候,他必然无法避免迷失方向。一旦迷失,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次尝试都会带来新的痛苦。但如果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次选择都考虑周全,那么尽管道路曲折,但步伐稳健,一点也不感到疲惫。在这个意义上,“简约”是一门艺术,它教导我们如何在面对世界海洋般广阔选择中保持清醒头脑,将个人的时间投向哪些可以带来长期价值的事情上去。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伟大的哲学家们建议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让它引领你走向那条属于你的道路。

标签:

猜你喜欢

当今道家代表人物 道家智者古今名...
道家智者:古今名流尽显反差 道家智者:古今名流尽显反差 道家的魅力与影响力 道家哲学,源远流长,从孔子、老子到庄子,再到后来的张载、王弼等人,它们都对中国...
古代道家名人 道家修炼的最高...
张宗演(1244-1292),字世传,号简斋,出生于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是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的次子。年仅十九岁便袭教,为正一派第三十六代天师,以其...
历史上有名的道家人物 道家学派代表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从隐逸的智者到世俗的权谋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学派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道家的核心理...
道家代表人物和思想 太上老君泥丸翠...
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位被后世尊称为“泥丸翠虚真人”的高僧,名叫陈楠。他生活在宋代,是惠州博罗(今广东博罗)的一位南宋高道。陈楠以箍桶为业,但他内心...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