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宗教传播及其在越南自然景观中的本土化愿所求皆所愿
中国民众宗教传播及其在越南自然风光中的本土化:愿所求皆所愿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喃研究院收藏的相关经卷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中国民众宗教如何传播到越南,以及越南本土对于这些经卷的传写、刊刻和编译。汉喃研究院收藏了包括中国先天道经卷在内的多种民间宗教经卷,也有一些是由越南人编译改写而成,如弥勒救世的民间经卷。前者与福建、广东侨民中先天道有关,而后者则超出了华侨圈子,经过越南本土宗教家的改造利用,并参与推动当地社会文化改革,是研究殖民统治下越南下层知识分子和宗教家艰难探索社会文化方面重要文献。
关键词:汉喃研究院、经卷、民众宗教、越南本土化、三会说
一、引言
中国历史上的农动运动中,弥勒佛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追溯历史时,我们发现,在16世纪以后,无生老母信仰在中国广泛流传。这一信仰认为现在过去未来三个时期分别由燃灯佛释迦佛及弥勒佛掌管拯救人类的事业。而龙华三会即指这三个时期。在这种信仰中,未来世界的掌控者一直都是弥勒佛。
二、中原与远方
12Hue-TamHoTai归纳了关于越南弥勒信仰的情况,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可以看出,早在7世纪,就有尊崇弥勒的越南僧侣,即爱州(现清化省)出身的大乘灯。他每日描画龙华树,以祈望有朝一日进入兜率天,与弥勒相见。这样的信仰体现了净土思想,即希望往生阿彌陀佛居住的地净土,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信念逐渐转变为希望上升至兜率天,与弥勒同行。
三、中原与边疆
无论是在10世纪独立后的李朝还是黎朝,依然大量引入大乘佛教作为镇国护国之用。但直至黎朝末年,当村落共同体“社”的凝聚力强化时,这种信念才真正渗透到了农村社会。北部地区称其为“OnWau Lou”,即无忧圣者。
四、中原与边疆——再探
18世纪中期记载显示,在阮氏统治下的顺化宫廷内确实举办过模仿龙华会仪式的情形。这表明,在越 南,由于弥勒信仰的流入,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文化交流,更是一个深刻的人文交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出现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解释和修炼方式,使得神话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五、中原与边疆——再谈
虽然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叶期间,有关无生老母 信仰并未成为主导,但它却留下了一份不可磨灭的人文印记,比如河内汉喃研究院收藏的大量书籍,其中就包含宣扬无生老母 信仰的小册子,如《破迷宗旨》,其中提到的“娘亲”就是指无生老母讲述的是一个误降东土的人类回归灵山拯救之神话。此外,还有《修道真言十六条》等作品也反映出这一神话故事。而儒童老人的著作被认为是先天大道第十五代祖师彭德源超凡的一个版本,他不仅承认自己曾一度被名利吸引,却最终抵抗住,并且因为施药施茶等公益活动积累功德,最终进入瑶池世界享受天爵待遇。
六、中原与边疆——最后探究
尽管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破迷宗旨》的作者儒童老人将其带到 越 南,但我们可以假设通过福建或者广东出的 华人带到了 越 南,或许更可能的是,它们通过其他途径或渠道达到目的地,因为这些纽带并不局限于华人社区,而是一场复杂而又充满创新的文化交融过程。如果我们能重新弄清先天大道从云南省向 越 南 的传播路径,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场跨地域、本土化以及再创造性的进程,为我们的了解提供更多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