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六才会无所不有解锁古籍深藏的智慧
德充於内,物应於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鲁有兀者王驸,是《德充符》之主也。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常季问於仲尼曰:王驸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王聆,外忘形骸,内德充实,所以从游学者,与孔子同徙中分鲁国。
立不教,坐不议,无言而往,无论而归。此乃用心独若何?是非美恶,不在于我,而在于彼。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将不与之遗。此乃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如肝胆楚越;自其同者视之,如万物皆一。此乃因其所异而异 之,则天下莫不异;因其所同而同 之,则天下莫不皆同。
夫是我而非彼,美己而恶人,此乃明乎我而不明乎彼。今若玄通泯合之士,以天下为明天下,即明天下无非;以己为镜,以物为水,无待于日月,以见吾面。
夫若然者,又不知耳目所宜,不知生死存亡,此乃混然忘愿,为道德和荡然无悔。此乃放心於道德境界,大顺群生,不求闻达,只求真诚和谐。
故此等圣人行事,有如止水照鉴,有如松树青青,有如舜帝正气,都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自然流露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聚集了众多的人,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具有着一种自然的魅力,使得人们自动跟随,他们并没有刻意去招摇撞骗或强迫他人,这种能力很少有人能达到,它是一种超脱世俗、超越个人欲望、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说那些伟大的导师能够吸引大量的人跟随他们,并且让他们得到成长和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