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二无为之用方为大用何须千言万语
无为之用方为大用,何须千言万语?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二中记叙庄子与故人之间的故事。庄子行于山中,见一棵大木,其枝叶繁茂,但伐木者不取,因为它无所可用。庄子认为,这树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与曲辕之树和商丘之木相似,都因无村而能安然生存。
此后,庄子出山,在故人家中暂寓。主人命门人杀鸦烹食,却被误杀了坚子的童仆。庄子笑着回答说:“周将处夫子与不材之问。”他指出,无为与有为之间的差别,就像物是与非物一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而我们常常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不知如何选择。
文章接着提到,如果一个人能够乘道德而浮游于世间,他就不会陷入这些困境。他会明白,无誉或毁誉都不能左右他的心灵,因为他已经超脱了世俗的束缚。他会随时适应环境,上下求同,以和为度,从容地面对万物,就像神农黄帝那样平静地处理事务。
然而,如果人们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或名声,他们就会陷入挫折和困境。这就是为什么庄子的智慧比那些只关注功利的人更高远。他能够虚心接受变化,而不是固守成见,因此,他的心灵永远自由自在。
最后,文章通过一个关于北宫奢的人来总结这一点。在卫国,有一位名叫北宫奢的大夫,为卫灵公赋敛设锺,并在郭门外建立坛祭祀三月完成。这一切都显示出了他的内心世界是宁静而独立的,即便是在外表上看似忙碌和成功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这种清晰的心理状态。而对于那些仍旧迷失在功利和名利之间的人们来说,这样的智慧简直无法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