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无为而治生万物南华真经注疏之六揭秘宇宙辉煌篇

无为而治生万物南华真经注疏之六揭秘宇宙辉煌篇

德充於内,物应於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鲁有兀者王驸,有一足日兀,其心实虚忘,而被冠《德充符》为篇首也。

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如孔子门人数满三千,与仲尼同徙中分鲁国。在此常季问仲尼曰:“王驸兀者,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仲尼曰:“夫子圣人也,我直后而未往耳,将以为师。”

常季怪其残形而聚众极多,以显德充之美发斯问也。仲尼曰:“丘将引天下与从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若然者,其用心独若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也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与化俱行,不乖寂故怛住其宗本。

常季深疑惑,更请次疑。仲尼曰:“自异视之,肝胆楚越;自同视之一,是非美恶皆无。”因天下以明天下,无日我非,即明天下无非;无日彼是,即明天下无是。一则见异,一则见同,所以能混而为一。

夫若然者,又不知耳目所宜,无美恶,则无不宜,无不宜故忘其宜。而游心乎德和,都忘宜故任無不得,每得必和,不得或有,或失,则放心於道德問荡然無不得适焉。

物視其所一而不見丧,其足犹遺土也。常季怪王驰未能忘知自存,说吾未見足以缨第其心。此乃吾人固執己見,不悟至理的深层含义。

得其心以知,並與眾生共融為一,則內外合一,上下的交融,不再區分對立的二元觀念,因為一切都是一體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在這個境界中,就如同水波平靜、山川清澈般自然流淌,它們都不會去追求或者抗拒任何事物,因為它們已經達到了完全的一致與調和狀態。

唯有在這樣的境界裡才能真正理解生命與世界間那種神聖無私、自由自然的關係,以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如何將自己的生命與世界保持在最佳協調狀態上,這才是最完美的人生哲學。我們需要學習如何超越個人的意識限制,用一個更大的眼光來看待生命及世界,這樣我們就可以獲得真正的心靈平衡以及對生活全面的認識了。

标签:

猜你喜欢

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无为无不为无为...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总是忙碌着,不停地做着事情,仿佛只有动了手脚,才能证明自己才有价值。而我,却从小就学到了一种生活的哲学——无为。简单来说,就是要少做多...
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家学派的兴起...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兴起与对抗战国纷争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为了扩张领土和巩固政权,不断进行着残酷的战争。然而,在这场持续不断的军事冲...
现代道教代表人物 道德经81章全...
1. 道德经的历史与影响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著作,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一种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自出世以来,这部作品就被广泛...
道教学院入学条件 无欲无求的女人...
她就像那片静悄悄的湖面,不追逐风起云涌,只在自己心中找到一片宁静。无欲无求的女人,她不需要世界上的光环和掌声,只是希望能有一天,能够平静地坐下来,品尝一壶...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