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
作者:田华咏 信息来源:三湘民族医药网 土家族医学属无文字民族的医药经验,经历代口传心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口承民族医药学”,也称土家族人文医学。研究民族习俗,探讨疾病预防思想是丰富土家族人文医学内容,也是均衡土家族文化生态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本文重点探讨民俗文化与医学的关系,探讨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劳动习俗,食俗,酒文化,茶文化,性文化,药物保健,婚俗,心神等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的关系,旨在丰富土家族传统医药学。 1.民族文化与养生1.1民族舞蹈土家族有能歌善舞习俗,酉水、清江流域是土家族歌舞之乡,最有代表性的舞蹈首推“摆手舞”。主要歌舞有:摆手舞“摆手”,土家族语称为:舍巴巴、舍巴日、舍巴罗托、舍巴格,译成汉语,意为甩手、或玩摆手,又称玩摆。是土家族人民欢庆重大节日、特别是每年古历正月欢庆春节、祭祀土王或先祖八拜大王(神),所跳的大型民族舞蹈。土家族摆手舞,主要是双手摆动,双脚只是随着手的摆动而踏着节拍翩翩起舞,充分体现土家族人民欢乐祥和的气氛和民族团结,同时也再现了土家族人民健康的体质。毛古斯舞,“毛古斯”是土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一种古老的似剧似舞的从动作到内容都别具一格的舞蹈形式。“毛古斯”,土语听“拔步长”是老公公的意思。“毛古斯”舞从古朴装束形象到演跳的剧舞内容,是土家族人民的从原始走向今朝的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画卷和“史诗”,被史学界、艺术界称之为土家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集养身和娱乐为一体的保健形式。耍耍舞,是鄂西土家族群众喜爱的舞蹈,特别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的一种歌舞形式。多为男女成对边演边唱,舞时男拿扇子,女握方巾。巴东的耍耍又叫滚铜钱,要表演者动作要圆,似铜钱一般。在利川市将耍耍叫做耍神,说是祭把活动中娱乐歌舞形式。 “八宝铜铃舞”现一般称“铜铃舞”,又名“解钱”是土老司梯玛跳神时的一种祭神仪式歌舞形式。伴随而来的是欢乐、情畅、养身、健康享受。经过改编的“铜铃舞”,由梯玛一人跳的祀神舞,编成歌舞,一九八三年,湘西自治州歌舞团赴北京演出,使“铜铃舞”登上了祖国最高的艺术殿堂,给首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跳丧鼓舞”,又叫闹年(灵)歌、是流行于鄂西清江一带别具特色的民间歌舞。形式有建始县的“四人穿花”,来凤县的“雪花盖顶”,巴东县“燕儿衔泥”、“杯胎歌”、“摇丧”等动作。 “龙灯舞”,又叫舞龙灯。舞的龙有布龙,草龙、地龙、板登龙、竹蔑龙等五种,龙的装束颜色有青色、或金色。舞龙一般是集体舞,板登龙可两人舞,也可独舞。草龙、主要是用于驱疫祈雨,其他龙灯舞为土家族逢年过节时欢乐热烈的一项舞蹈。 “跳马舞”是土家族举行驱逐鬼邪的一种祭祀活动。在马日跳舞之夜,寨内寨外土家族人民欢聚一堂,紧锣密鼓,马队奔驰跳跃,场上一片欢腾,共度不眠之夜。 “土狮舞”,又名舞土狮子。两种形式:一是配套舞,由三队人员组成。一队是舞师子的,另一队是送春的春官,再一队是判官小鬼。二是独狮舞,除舞狮者外,另一人带狮面罩相戏,舞中主要是狮猴相谑,表演各种动作。传说,土狮子是古代土司王的哈叭狗,所以,在舞狮子时将狮子装成头长毛,身小的哈叭狗形狮子。独狮舞一般是祈祷吉祥,配套舞是欢乐节日时之舞蹈。 跳高脚马舞,每逢新春佳节,一般从正月初二至十五,村寨组织青年男女跳高脚马舞。用两只高脚木马捆在双脚上,男女化装,手中拿灯笼,表演各种形式的舞蹈,有高空垒人,集体造型,集歌舞于一体的集体舞蹈剧。 灯舞,土家族民间灯舞种类较多,除舞龙灯外,还有舞花灯,蚌壳灯舞,虾子灯舞,彩龙船舞等等。灯舞一般是集体舞蹈,即新春之际,村寨组成灯舞,少数十余人,多则数十人,山寨之间互相拜年,互祝来年大吉,五谷丰登。 1.2 民歌 土家族民歌是生产劳动中形成的,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就是这些高雅与民俗歌曲,陶治了土家族人民情操。土家族民歌内容丰富,有山歌、有情歌、还有在特定环境时演唱的歌曲,如新娘出嫁的“哭嫁歌”,在办丧事时表演的“丧歌”等。 古代民歌是世代流传下来的远古民歌,并用土语演唱主要有:土老司祭祀活动时所唱的《梯玛神》、土家族跳“摆手歌舞”时唱的“啥巴歌”、现代称之为《摆手歌》,上山赶仗时唱的赶仗歌,也称猎歌。以上介绍的古歌,一般为仪式歌,是古老的风俗与红白仪式活动结合的古歌。最有名气的《摆手歌》,可堪称为土家族历史的画卷,人类衍进的真实写照。从土家族起源,生息繁衍、劳动生产、民族迁徙、民间传说、文化生活、风情习俗、生老病死无不猎涉。“摆手歌”中“薅包谷草”唱道:“月亮挂在屋檐角,满天星子没有落,轻脚轻手出门坎,搬起薅锄上山坡。啊喝掀天薅在了,你追我赶真热火,衣服裤子虽湿透,劳动歌声震山腰。看到太阳西边落,搬起薅锄下山坡,一路摸黑回家门,门坎下伢儿已睡着。”这首《薅包谷草》真情唱出了土家族人民的繁忙紧张的劳动生活,叙发了勤劳勇敢的土家族人民火热的劳动场面。 古老的《仪式歌》时至今日仍在土家族民间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生活的改善,歌词又相应的增加了歌唱新气象,土家人的幸福生活等新内容。 情歌是土家族男女青年最为喜爱的一种民歌,是对爱情的追求和婚姻自由的选择。土家族情歌按内容可分为“初恋歌”、“热恋歌”、“接郎歌”、“望郎歌”、“送郎歌”、“离别歌”、“反抗歌”等。龙山县兴隆街一带流传的情歌这么唱道:“两个同穿一双鞋,脚对脚来怀对怀,岩板拱桥双双走,搀手走上望乡台,望乡台上看一回,天边还有阳雀岩,阳雀坡下藤缠树,后世投胎再回来。”情歌在土家族民歌中占的比例最大,感情最为丰富,情真意切,是陶冶青年情操,激励进取的民族颂歌和古代民族文化精神的历史重现。 在民族中还有许多世代承传不灭的歌谣,如妇女的哭嫁歌、媳妇苦歌、山歌、儿歌、盘歌等,有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水平,有的经艺术家的发掘整理,被搬上了艺术的殿堂,扉声海内外。 2、民族体育与养生 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向大自然顽强的斗争中认识了自己,在劳动中增强了体质。土家族人民的一生,是辛勤劳动和创造财富的一生。他们以劳动为荣,以懒闲为耻。在劳动中讲究有度有节,反对使蛮劲蠢劲,以免劳损劳伤。在劳动之余,土家族人民还十分喜爱自己传统的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来消除劳动之疲劳,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武术、气功、打飞棒、射箭、抵杠、打漂漂岩、骑牛、下打三棋、踩高脚马、搬手腕劲、跳水、游水、爬竹竿、爬树、跑步、爬山、踢毽子、挤油榨子、丢手帕、瞎子捉跛子、跳跛跛脚、躲兜兜等,这些体育活动项目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喜爱。 3、劳动习俗与养生 从人类童年打猎活动到耕作劳动的这一历史长河中,土家族形成世世代代有勤勇敢的优良传统和劳动习俗。 还在原始公社时代,土人为生存,在向大自然作斗争过程中,首先感到是个人的力量不足,不得不依靠大家的力量战胜野兽,战胜疾病,就自然的凝聚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生存。他们团结创造,使用自制的生产工具,共同劳动——“赶仗”,即打猎。这是土人生息繁衍的重要活动之一,通过赶仗、猎取食物,才能保证生活。赶仗是土人最早的劳动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赶仗与古代的打猎是有所区别的。现在的赶仗,一般是在冬天野外下雪,才邀人上山赶仗。打猎不受时间和环境的影响,随时都可以上山打猎。赶仗或打猎,即是劳动,又是一种娱乐活动,通过劳动获得成果,又陶冶了情操,锻炼身体,更增加了民族团结。 随着人类社会的衍进,生产的发展,土家族人民进入了耕作时代,初期耕作时代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曾经是中华民族早期的生产之一,但在土家族的生产方式中,沿袭数千年,直到现在才逐步消亡。如砍火畲、种包谷、小谷、高梁、洋芋、红苕、荞麦等农作物。居住在河谷、丘陵地带的土家人,受外来民族耕作技术的影响,造田耕作水稻等农作物。从耕田、挖土、薅草、栽秧、打谷、晒谷、储藏等系列劳动。勤劳勇敢的土家族劳动当作生活第一需要,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增强体质,增进了文明,促进了民族的衍进和发展。 4、食俗与养生 土家族饮食文化与其历史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容,渊源的品味,独具一帜。土家族是注意生活,特别是注意饮食的民族,“民以食为天”在当地世代传袭。居住在高寒山区的人民以杂粮为主,如苞谷、高梁、小麦、大麦、红苕、洋芋等杂粮。这些食物中,含淀粉较多,易于消化。聚居在平川和河谷之地的土家族人民,以大米为主,并兼食杂粮。在餐次方面,夏秋日长夜短,每天吃三餐,冬春夜长日短,每天吃二餐。酉水中上游一带的土家族人民,一般以食稀饭、油茶汤配油炒胡豆(蚕豆)、黄豆、等为早餐,沿清江及酉水上游一带土家族人民早餐有油茶汤及软食习俗,地方两餐或三餐均吃干食(即普通米饭,菜同食)习俗。逢年过节或有亲朋好友来临,兴过早或宵夜。“过早”,即吃早点,以食甜酒冲合包蛋或炒米茶、油茶汤、甜油汤元等。宵夜的品种与“过早”差不多。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品为主,一般说来,宵夜比过早要丰盛一些,有时要炒几种菜,陪客人喝点包谷烧酒或米酒。边吃边喝边谈话,一般要到夜深人静时才休息。有时要坐通宵,如守灵、新娘出嫁等红白喜事。土家族人热情好客,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冬天先吃一碗开水泡糖米散或炒米茶,然后再吃正餐;夏天来客,吃饭前先吃一碗凉炒米甜酒,或吃一碗自己做的凉粉(用凉粉树子或凉粉树叶做成的象豆腐脑似的),让客人解渴爽心,生津养神。 食用油料有动物油和植物油料,如茶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等。粮食一般加工成细粮,易于消化与吸收。另外,土家族人民喜熟食,一般情况下,菜的花样不多,兼食荤菜,有客人时,以荤为主兼素菜。特别是冬春之际,喜吃火锅菜,不管是荤菜,如猪肉、牛肉、狗肉、羊肉、野味等,还是素菜,如萝卜、胡萝卜、豆腐、白菜、青菜、甜菜等,都到火坑上架一个锅子,将菜放入,用文火煮着吃。有客人时,将火炉架在桌上,大家围着火炉一边吃,一边讲话。据药匠介绍,冬春之际吃炉子菜,一可以温中元,驱散肚中寒气;二可煮死病气之物,有防病延年之功效。夏秋时季以熟食或凉拌蔬菜为主,凉拌菜有凉拌黄瓜、苦瓜等,另外,还有凉拌面条,也称凉面、凉粉等。在凉拌食品中加一点小酒(土家族称醋为小酒),以健肚肠。在饮食上要求定时、定量,不要饱一餐,饿一餐,不吃过冷或过热的蔬菜和饮料,还讲究不暴饮暴食和偏食。教育小儿不喝酒和中青年不喝过量酒。药匠还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不同病症来选择不同的食物,可起到食疗的作用。如热体热病宜食凉拌食物,冬令时节土家族人民有喜吃狗肉的习惯,可补肾壮阳之功效。 民间常有喜饮米酒习惯,以驱寒健体,对寒病寒体病人忌服生冷瓜果、凉拌食物,也忌服寒凉药物。热病热体病人,忌服大热大辛食物或药物,不但会火上加油,引起口鼻出血,对肠内火旺便结者,宜服油脂类的食物,如蜂粮、核桃仁等食物两用之物,有润肠滑便或补益气血之功。对中元湿热过重者,宜服清淡食物,忌食油腻之品。土家医利用食物的冷热偏性来调节气血精的内外平衡,达到少服药,不服药的防病效果。在饮用方面,土家族人民以山泉水为主,不饮山塘水,过去山寨都是饮山泉冷水,到了冬天有烧开水冲茶之习惯,老年人常饮茶、喝温开水、小儿、青年人有时一年四季都喝清澈的山泉水或冷开水。由于土家族世世代代聚居在这一地理环境,适应了本地的水土,出现了许多长寿老人。 土家族民间素有食疗习惯,根据不同时令,选用具有营养价值,又具有医疗作用的食物进行防病,起到食物防治疾病的作用。平时又经常配服一些确有防病作用的药物,起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目的。汁儿根,即为鱼腥草,也是民间常食的一种野菜,可炒作凉拌,是肺及肺结核的患者常食药膳,对身体浮肿者,食之则有利尿消肿之功。 土家人认为清淡蔬菜叶能利水,故能减肥。如红薯叶、南瓜叶等,特别是红薯叶,在日本、香港等地走俏的减肥品,俗语道:人生难买老来瘦,所以土家族民间老人,肥胖者较少,与食菜叶有很大关系,能够养生延年。 湘西人把野菜也融入了民俗,如三月三,吃了地米菜煮鸡蛋,一年都不生疮,而地米菜的确的清热解毒之功效。社日吃社饭,社饭是将社蒿洗净在水略潦后,滤过后切碎,再将腊肉切成小粒,同糯米同煮,很有一种独特诱人的风味。 土家人把某些野菜做成糕点,如将蒿菜做粑,清香可口又无苦味。绵藤花通过腌酸后,即有清香又酸之味,食之令人回味无穷。把冷粉树叶搓碎加水滤过,取液加碱,就凝固成晶莹可爱的凉粉,吃起嫩而爽口,为夏天解署佳品。另一种称之为班鸠豆腐,与凉粉加工相似,但凝固成一种碧绿,也为夏天消署之品。 土家人的饮食内容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在烹调上强调炒、炖为主,特别是烹食肉类多是炖,民间常将肉切放入锅中炖,然后将锅置炉火上。大家拥炉而坐,吃肉喝酒很有一种亲切的氛围。在使调料方面却多有讲究,炒肉多是用植物油,炒出来的肉香而不腻。对预防高血脂等症有很大作用;对一些腥味大的肉类,喜用一些花椒叶、柑结树叶、柚子树叶、胡椒、葱蒜等香料,即能除去腥味,又能增加香味,有助开胃消化。 土家人的风味一般以麻、辣、酸为主,其酸菜品种较多,如大头酸、酸萝卜、酸莴、酸海带、酸白菜、苞谷酸辣子、糯米酸、豌豆酸、沼辣子、酸头、酸胡葱、酸油麻菜,酸鱼、酸肉等多种酸味制品。在炒菜时也喜欢加入一点酸菜调味,使之吃起来油而不腻,开胃。辣是土家人另一种风味,仅辣子吃法花样繁多,有生吃、炒吃、烤吃、腌酸、炸吃、磨粉做成油辣子调味吃,做的菜几乎无菜不辣,吃得咧嘴冒汗才过瘾。辣椒有助消化的作用,近年报道,辣椒素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杀灭作用,这样辣子从南方波及到北方,从北方波及到国外。辣椒作为药用,民间则多用于治疗冻疮。 5.茶文化与养生 得天独厚的环境中营造出高品位的茶,如古丈的毛尖茶,鄂西的“玉露”茶,“五家台”贡茶,五峰、鹤峰的“宜红”茶,泡起色泽清绿,口味清香,回味悠长,使很多外地的游子仍忘不家乡茶味。 土家人喝的茶,多是自家栽种的绿茶,留下一些较好的茶叶。一般土家人喜欢喝罐茶,即将茶叶放入茶罐中,加水,置水煮开,喝起来口味绵长,清香悠悠。 土家人招待贵宾用的不是绿茶或罐罐茶,而是油茶(有的也称芝麻茶),其制作是将茶叶用清油炒过,喝时,用开水冲后即可饮用,很具香味,营养价值极高。 6.酒文化与养生 在土家族民间不论婚丧节日,还有好友聚别,免不了喝上几盅酒,似乎成了一种习俗。喝酒成为土家族人饮食中一个重要内容。土家人喝的酒分两类,一类为烧酒,另一类为米酒(甜酒)。烧酒多用大米,苞谷等粮食发酵蒸馏而来,其质量优劣主要取决于酒曲和发酵过程,酒曲的配制是极讲究的,所加入的草药有108种之多,除酸味的草药不用外,麻辣香味均可,这些药材中,主要以补益、活血舒筋等功效,所以烧制出来的酒对身体极有好处,疲劳时喝上一杯,能驱除疲劳,提起精神,寒冬腊月喝一杯,则有活血舒筋,祛寒之作用。秀山县有一位105岁的土家族老寿星,每天都要喝一小盅这样的烧酒,他称为养生酒,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梆,还时常做些体力活。 甜酒的制作,是将糯米配上酒曲子,直接发酵而成,土家人制作甜酒多是在节日或产妇生小孩、尤以产妇生小孩是必不可少的,如农村吃满月酒。甜酒其味甘甜醇厚,具有活血祛瘀,催乳作用。 7.药物保健与养生 药物预防疾病,是土医预防保健中的重要一环。民间流传“一分治疗九分防”、“药物汤汤防大病”的说法。在药物防病保健上,药匠们根据不同疾病与季节,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预防。如春季用克马草、小杆子、水灯草、生姜煎水服,防着凉;夏天用绿豆熬稀饭吃,用薄荷、鸳鸯茶熬水、凉粉树叶、加工制凉粉等食用,防中署、痧症;夏秋之际用干艾叶、银茶藤、荆芥叶、土茵陈等放在室内火坑中文火烧,使其药烟在房子内窜而防蚊虫叮咬;冬春时令,可常用一滋补类药物,如土人参、肥猪头等,以调补三元气血,强筋壮骨,还可经常把枇杷叶熬水内,防着凉后略吼。农村一年四季有吃大蒜,蔬菜中加小酒的习惯,这对预防肠道瘟疾,如疾痢、拉肚子有良好的作用。在土家族民间还有许多传统的预防疾病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也被蒙上神秘的色彩,在民族意识还是意念,有待于探索。 如:大年初一用清洁泉水冲红火子水被称为吉祥水,不论老少都喝上一杯,一是新年大吉,添喜发财走红火运;二是吃了来年不害病。三月三(古历)每家每户都用地米煮鸡蛋(鸭蛋也可),人人都吃上几个,说是一年不生疱疮疔癀,也不被虫咬伤。五月初五(或十五大端午)时,一在门上挂一把菖蒲、艾叶,也不被松柏等新鲜药物用于祛避瘟气防毒疫;二是内服雄黄酒,即用黄酒兑一点雄黄酒洒一点在房子外面的四周墙边,以防虫蛇进屋。洗三澡,生孩子后,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到了第三天,小孩的外婆家来人,给外孙洗一个澡,水中放一些祛风、除湿、解毒之类药物煎熬后给小孩洗澡,到了第十天还要洗澡,也称打十澡,据说洗三澡可寄托孩子长大一身中健康吉利。以上措施,在疾病的防治上确实起了一些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图吉利,祈祷神仙保佑之意。 平时常备一些急救药品,如半截烂,四两麻、豆根、白三七等,肚子痛时取一点四两麻放在口中嚼服或豆根吞服可止肚子痛;咯吼利害时吃点半截烂,止咳效果好;心里痛时吃一点白三七,能止痛。热天经常在茅坑中洒一些桃树叶、黄荆条叶、辣蓼草,能防蛆虫孽生。在冬天还经常用茄子蔸、辣椒树蔸煎水洗脚,防冻疮。长冻疮后可用萝卜在紫未灰中烧软,放置在冻疮上烫熨,有消肿作用,还能防冻疮溃烂。老年人的药物防病保健方法较多,如老年人有肠燥便结的可常用蜂糖,有润肠作用。常年咯吼的,常服桃核仁、矮地茶、生姜水有润肺止咯之功。用焦锅巴冲开水服,可防隔食、隔气。常服冬瓜子、木瓜、三七、天麻等药物可使老年人耳锐目清。生首乌、鸡血藤、生地内服、外加小酒洗澡,可防皮肤搔痒症。夏天用克马草煎水加适量红糖,当茶饮,可防尿积病,也可直接将车前草捣烂冲凉开水加红糖内服。用旱莲草捣汁加红糖拌凉开水内服,防夏秋季红痧症、痧鼻子。用狗牙齿草煎水内服,或用大蒜、满天星、黄瓜香、路边黄捣烂挤汁涂搽身上,或小酒外搽,预防蛇班疮、腰带疮。 另外,土家族民间用一些隔喜药物,来控制生育。如将葵花饼、凤凰衣(即孵化鸡后的蛋壳)两药烧灰存性,再用艾叶、大通草煎水,冲服上药,据说隔喜效果好。无根藤、首乌叶捣烂制成饼状,敷于骨脉处,保持一天,有避孕作用。用夜关门全草晒干研未备用,月经干净服3克,坚持每次经后服一次,有避孕效果。在劳病(包括各种劳损、劳伤引起的慢性疾病)的防治中,土家医擅长用半截烂,每个药匠身上都备有做为常用伤药。小儿猴儿疱可用狗牙齿草捣烂挤汁兑红糖水当茶饮,有预防效果。 总之,土家族人民用药物预防疾病,药物繁多,方式多样,为人民的防病强身起了重要作用。 8.婚俗与养生 土家族人的婚姻,同样是循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而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土家人的婚姻与其他各民族婚姻不同之处在于,汉族在历史上往往是包办婚姻,而在土家族地区是自由择配。自由择配婚姻是外因来源于土家族人“摆手舞”活动中互相认识,对歌而建立感情,配成夫妻。当然也不能排除包办婚姻,一般在杂居区域土家族人员较少,“摆手舞”、“对歌台”不流行的地方,这些地方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社会里包办婚姻也是较普遍的,还有指腹为婚,近亲结婚,姑表结婚等。过去证婚人员是土家族山寨的“梯玛”(巫师),在“梯玛”的主持下,举行婚礼。 土家族是注重仪礼的民族,婚姻也不例外,即是在古代,土家族地区同姓是不能开亲的,但姑表、姨表开亲是常事,时值当今才废除近亲结婚之陋俗。 9.性文化与养生 土家族的性文化如同茶文化,酒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一样伴随民族文明世代相传到今。在民间对性的认识是相当丰富的,如在婚姻房事方面,一是讲究节制男女房事,不能荒淫无度。女的坐子月(月经期间)或坐月期间不能事,以防腌赞病(相当于现在的宫颈炎一类疾病)和月家痨。如果房事不洁,男的会得干筋劳、色痨,女的会得假月家劳,色痨等疾病。二是讲究男女的婚配。有的土家山寨族长规定,不许同姓人结婚,还有规定同族男女不能同外族男女结亲婚配,更不能生儿育女,以保证其家族的纯洁性。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造成了许多近亲结婚,所生后代出现痴呆儿,所以人口素质不高,也是影响土家族人民、文化、经济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房事上,主张青年男女不要早婚,男破阳太早则伤精阳之气,女破阴太早则伤精血之脉,以防生百病。在房事上欲而有节,不可放纵,不可强欲,病后初愈节欲等根据年龄、体质过房事生活,反之不能长寿而短命。在气候与环境方面,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选择新婚黄道吉日良辰,即忌天,也忌地。忌天有:如日蚀、月蚀,雷电聚雨,狂风大雪,弥漫风沙,酷署严寒之时忌房事等,地忌有:如地震之期,寺庙之地,柩坟之旁,灯火之下是忌房事的。自身之忌有酒醉饭饱,劳作倦疲,久病初愈,喜怒失常之后忌房事。另外,在女人临产及产后满双月之前,是严忌房事的,说是可防色痨病。 性文化与饮食文化紧密相联的,饮食文化直接影响性文化。故此土家族民间注意饮食与性的保健。因为人之精、气、血,是后天补给而获得再生的。特别是注意给男子的补偿,如补气血,滋阴壮阳以补精气。 10.心神与养生 土家人有养脑清神的习惯,讲究生活起居。养神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闭目养神。在劳动或长途跋涉疲劳时,选一个清静、空气新鲜的凉亭、桥上或泉水边、大树下坐下来喝一下气,闭上眼皮,打一会瞌睡,以调养脑神。二是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土家山寨的起居均以太阳出落为时度,晚上一般天黑后2杆烟的时间就入睡,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早晨天刚发白就起床,先下地出一段早工,如放牛、割草、耕作等野外活动,有醒脑提神之作用。保持精神乐观,心旷神怡,是少生百病的重要因素。精神因素,在防病保养中占重要位置,应保持愉快、宁静、宽心、知足、乐观、轻松,特别是思想不应有负担。常言到“宽心的人活的久,忧愁的人死得快”。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遇事不怒,情绪乐观,从容不迫,陶冶情操,精神愉快。 土家人住在云贵高原余脉山区的湘、鄂、渝、黔边区,这里地势险峻,山峦重叠,河谷纵横,大部分土家人民聚居高寒山寨,一部分聚居溪畔河谷,世世代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一带属带山区气候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对健康有一定影响,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长期聚居在这个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防治养生的办法。如气候变时,要随时增减衣物;天寒地冻和酷署之时,要尽量少出劳动,以防冻伤和痧症;春末秋初的一段时期内,白天走山路或夜间行走要注意虫兽(特别是毒蛇)咬伤。 土家族人民在预防疾病,保养身体方面的经验很多,主要有:劳体结合是健康与长寿的决窍。他们不管是红颜还是古稀老人,都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即使小孩与老叟体力不及,也做一些轻微体力活动或家务,直到生命的终点。大人还长年坚持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少得疾病。在生活起居方面,讲究生活规律,不论是坐立、睡觉、行走、劳动都要适当,以防久看伤神,久睡伤气、久劳伤血、久立伤骨、久坐伤腰、久思伤脑等,各种久伤都能引起三元气血失调,筋脉不畅,神形皆伤而致病。 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特别是在保养长生方面,总结出以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调食养神,起居有常,避瘟祛邪,卫固三无,保养长生一套防治健体的养身之道,以度期颐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