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龄将道德经中的智慧融入自然之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谈悟在天成的深意
几年前,王冬龄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名为《道象·王冬龄书法艺术》的个人展览,这次展览规模空前,吸引了众多书法界的知名人士和文化大腕,他们纷纷前往祝贺。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等机构的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贺词。在致辞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赞扬了王冬龄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他认为王冬龄不仅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之间形成了深刻联系,还在书法本身的创新发展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冬龄此次展览以“道象”为主题,其作品融合了《易经》和《道德经》的经典内容,但他并没有使用传统的楷书或隶书风格,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艺术化的手法来表现这些内容。范迪安院长的致辞包含三层含义:首先,是对王冬龄先生已取得广泛认可的地位;其次,是对他将时代精神融入到传统文化中的表彰;再者,是对他以新的形式推动传统文化价值传播的一种肯定。
《道德经》是一部由老子所著,收录于春秋时期哲学著作中的重要文献,它代表着中国哲学和文化精髓。选择这一内容作为作品,不仅体现了书法与古代文明紧密相连,也显示出作者对于这部圣典思想深刻理解。但从实用性和宣传角度来看,如果作品无法被观众识别,那么它难以为人所共鸣,更难以有效地进行传播。
那么,为什么要用一种人们不熟悉、甚至无法识别的手写体来表现《道德经》的智慧呢?我们可以从其他专家的评论中寻找答案。中央美院院长许江指出:“他的脚踏数百个中国大字,有东方经典,如《逍遥游》、《道德经》、《心经》,亦有西方艺坛圣殿。”这是强调中西结合,在当代世界上找到平衡点。而网友们则表示困惑,因为早在80年代末期,王冬龄就已经开始跨国交流,与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进行合作,这使得中西合璧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后,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评价说:“关注草書空间问题既根植傳統又赋予創造独辟蹊径體現其深厚學養開啟當代書寫創作新視野。”这里指的是尽管创新但依旧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原创性和深厚学养,同时也给予当代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这一批评让我们认识到,即便是最复杂的问题,也需要通过不同的视角去审视,以达到更全面的理解。
然而,对于一些普通读者来说,无论专家如何评价,都无法改变他们对于这种“断崖”的感受——即使是这样高超技艺的人类手笔,最终还是不能触及真正的心灵共鸣。这可能也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能够直接触摸内心的情感连接,而不是单纯欣赏外表华丽的事物。当一个人的工作走得太远,又或者社会进步速度过快时,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得某些原本应该被珍惜的事物变得有些陌生甚至失去了意义。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