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语脉引领的青城山罗天大醮之源
老子道德经之韵:青城山,罗天大醮的源起地
罗天大醮,是斋醮科仪中最为隆重的活动之一。"罗天",意指天之三界以上的极高、极玄妙之处。在北周武帝宇文邕编撰的《无上秘要》卷四中记载,天有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等三界共二十八层,“三界之上,渺渺大罗”。此外,大罗天还有神灵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玉京山,其名号甚多,如盖天首山、弥玄上山等。
“罗天”一词在指代醮名时,便表明其请降神灵品位之高、数量巨以及醮仪功德宏大的意义。据说,罗天大醮发祥于青城仙山,这个故事始于唐末五代时期,由杜光庭所编排。这场盛事在唐乾符二年(875)僖宗避祸入蜀后,不断被举行,并逐渐成为道教的一项重要传统。
杜光庭,他是唐懿宗时考进士未中的学者,但后来投身道教。他曾追随前蜀王建官至户部侍郎,并获得了“传真天师”的封号。在晚年,他隐居于青城白云溪,一生著作颇丰,有《道德真经广圣义》、《道门科范大全集》、《广成集》等作品,其中包括了对斋醮科仪的大量研究和整理工作。
正是在这位精通科仪的大师杜光庭的努力下,整理出了斋醮科仪,并亲自主持了多次罗天大醮及周 天大醮。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民众对神灵信仰的信心,也促进了社会秩序与稳定。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见证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他们对于信仰与传统价值观念的坚守与维护。
最后,在戊戌年青城山召开的“论羅天天下”,李远国教授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需要说明的是,在三千二百尊神中,只有祖先英烈和儒家圣贤,没有佛教人物,这体现了中国民族自信性。”
因此,无论是从历史还是文化角度看,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罗 天大醫作为一种民族精神活动,它不仅是一种祭祀方式,更是一种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念和文化遗产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