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师正体玄先生道家真人名单中的宝物守护者
在那座被云雾环绕的中岳嵩山上,钟声回荡,仿佛能听到天籁之音。这里曾经有过一位名叫寇谦之的人,他是新天师教主,在嵩山驻扎了三十年,不仅开创了一代教风,还成为了国师,使得新天师道传遍了北方。而后来又有潘师正,这位第十一代茅山宗宗主,在嵩岳驻扎五十年,他的才华横溢和卓越表现,使得茅山宗风传遍了整个世界;甚至连皇帝和皇后都驾临嵩山,询问道教问题,他们对他的尊敬程度几乎与国师无异。
然而,寇谦之和潘师正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寇谦之去世后,其新天师道很快就销声匿迹,而潘师正去世后,却有人继承并发扬光大,让其永远流传下去。这让人不得不深思。
关于潘师正,我们知道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的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家境世袭官宦。从小便显示出了非凡的神迹,如脚上的灵龟纹路和双手过膝等奇特现象。他的母亲是信仰道教的人,她教育他诵读《道德经》,使他早早地接触到了中华文化中的哲学智慧。
在大业年间,当时的大名士刘爱道北上寻访人才时,他发现了潘师正,并对此人充满期待。当面赞扬说:“三清道上奔驰的良马,只有你能够驾乘。”随即引领潘師正前往洛阳,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一起修行学习,形成了一段美好的友情。
当隋炀帝征讨高丽时,便将王远知召至宫中,对待神仙事宜进行咨询。在这之后,一直到王远知预感到隋朝末日,将要谢幕,并请辞返回茅山,此刻我们可以想象,那些年的生活对于 潘師正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一部分。他不仅修习了许多真实存在的地下真理,更是在这过程中不断探索自己内心深处的真理,从而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智者、超凡脱俗的人物。
最后,我想提及的是,当唐高宗体弱多病时,就听说刘道合能够炼制九阳还丹,便命令在嵩山建立太乙观,让刘居住。在京期间,由于高宗对潘師正在嵩山所作贡献感到钦佩,便亲自召见并请他制作佛书,但由于彼此之间既有不同立场,又各自坚守信念,最终未能达成共识。不过,即便如此,也反映出他们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的情感纽带。此外,每当高宗需要安慰或了解一些事情,都会向潘師前求助,而每次回答都是以一种淡定平常的心态应对,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他的品格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