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养的道家高人潘师正
中岳嵩山,钟灵神秀。前有新天师教主寇谦之,驻足嵩山三十年,开一代教风,成为国师,使新天师道传遍北方。无独有偶,后有第十一代茅山宗宗主潘师正。驻足嵩岳五十年,扇茅山宗风,遂使之传遍天下;皇帝皇后,驾临嵩山,询道问教,以其深邃见解与国师不相上下。
潘师正字子真,是隋文帝开皇四年的赵州赞皇人。他生于官宦世家,但因父早逝而家道衰败,他的母亲鲁氏带着他回归老家依靠。在信仰和教育的影响下,小潘師正便常诵《道德经》。
大业年间,当时著名的茅山道士刘爱道北上传 道,在路上遇到了潘師正,并被他的根器厚重所打动,最终带着他前往洛阳。随后在隋炀帝杨广征高丽时,被召见并置玉清玄坛,让王远知居住,一时名重朝野。
王远知对潘師正印象深刻,将其度为道士,并授予多种法门。在王远知预知隋朝将结束的命运之后,他请辞返回茅山,并命令潘師正在北方发展茅山宗事业。这段期间内,由于其修行卓越,被称为“三清良马”的潜力人物。
随后潘師正受命到中岳嵩阳观隐居,与刘爱道一起精进修行,不久又来到双泉岭嵩阳观,与陈州宛丘人刘道合同居。在这里,他通过研究各种学问和修炼技巧,最终完成了自己认为的仙谱,并致力于弘扬和扩展茅山宗派。
唐高宗闻听刘道合能炼九阳还丹,便在嵩山建太乙观让他居住,而当高宗得知潘師正在此处也是一位修行者时,便非常倾心,对他的才华充满赞赏。此外,还曾请他制作佛书,但由于他的高洁志向和对知识不屈服的心态,因此最终推辞了这个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