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修行至高境界的秘密之戒法天然道观外人未知
1989年,我在北京白云观见证了全真派第一次传戒的盛大活动,那一刻,宋士洪道长提供的图片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戒律,是一种禁止之义,是修行至高境界的要素。天真皇人曾说过:“既称道士,非道士之模范不行;凡言真人,非真人之规不习。”这意味着只有达到某种标准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道士或真人。在戒坛内,我们秉持诚意接受戒律,一切举止都要保持安静和威仪,以远超五祖、七真的形象而立。
严格来说,全真派传戒并不是一个法事,而是一个严肃的教务活动,它体现了我们教团对道纪和教制建设的重视。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传戒活动源远流长,不仅仅局限于全真派,还有更早前的正一道教。在敦煌文书中,有记录显示唐代就已经有类似的传戒活动。这份来自唐景云二年的文书记载了一位名叫王景仙的地 道士,他在张泰的大师门下受十戒,并发誓要修行供养,以此来超升三界。
有人说,佛教中的传授也影响了我们,但这种说法并不成立,因为早期印度佛教没有这样的记录,而且中国佛教关于这一点的记载主要出现在唐宋以后,而与此同时,我们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类似的实践。
全真派对于传授非常谨慎,只有那些具备十相的人才会被选为接班人。一方面,他们必须好学且善良,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胜法;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谨慎行事,无论是在言语还是行动上都不应超过自己所能达到的水平。此外,他们还需柔顺待人、少犯错误、尊敬师长以及对先辈表示感恩等等。
当方丈大律师准备向某个人授予戒律时,他会进行严格筛选。如果对方的心理状态不佳,或是缺乏诚意,或是不符合我们所追求的人品标准,那么他绝不会轻易授予。同样,如果对方患病或者行为不端,也无法获得我们的帮助。即使如此,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物,我们也会将这些秘密藏匿于名山福地或海岛龙宫里,让时间去证明一切,这就是我们的信念和坚持。
总结来说,作为一名修行者,要理解并遵循这些古老而神圣的事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课。这让我深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核心价值观总是如同石匣般稳固地存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为未来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