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社会一指万情无欲则刚
很有趣的是,辩论大师庄子不喜欢进行辩论。这是因为庄子与其他辩论专家对世界的观察角度截然不同。世人通常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庄子则站在无限遥远的高度,用道的视角来如实反映事物的本质。他不像一般人那样认为彼此对立和是非荣辱之间存在区别,而是看待这些为人类内心价值判断产生,这些价值判断来自于人的内心,是片面的、局限性的。如果我们继续阅读《秋水》篇,我们会发现庄子描述河伯在秋水泛滥时感到“天下之美尽在己”,并洋洋自得,但当他抵达广阔的大海时,他才意识到天地无限,而自己不过是一小壶井蛙而已。因此,我们可以将那些固守一己私见的心态称作“河伯型”心理。
在上一节中,庄子指出人们喜欢通过辩论和评判来界定事物是非,并以自己的偏见来衡量事物的价值,这一切都是毫无意义且无法探究事物本质的事务。而只有从一个更高层次——用“明”的视角——才能洞悉事物本质。
现在,在这一节中,庄子进一步深化了认识论。在这里,他运用先秦名家的“白马非马”和“指之非指”的讨论,以此进一步说明概念与真实的事物之间关系。
根据他的说法:
以手指比喻不是手指,更不如以不是手指比喻不是手指;以马比喻不是马,更不如以不是马比喻不是马。
天地就像是这样一根指头,
万物都像是这样的骑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