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眉县太白山王兴理道长道士级别之巅
王兴理道长,出生于河北塘沽的1932年1月6日,在华山王母宫正式开启了他的道教修行之路。1960年至1986年间,他在眉县汤峪远门口老君洞生活与修行,而到了1987年,他开始在眉县钟吕坪老君洞挂单。在北京白云观接受方丈王理仙的戒律,并得以更名为治道子。自1997年至2010年的岁月里,王兴理道长选择太白山太白庙作为他的居所。在2002年的某个时刻,他被誉为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从辽宁千山五龙宫传下来的戒律,并继续深耕于此。
他的一生中对宝鸡市、眉县地区的道教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香港飞雁洞刘松飞先生和谭召先生的大力资助下,主导了钟吕坪八仙殿及太白庙门前石桥的建造,同时收回了太白庙的地产,为当地重振道教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青年一代在学习与修行方面,王兴理道长持有严格态度,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人对于传统戒律缺乏真正理解,只是形式主义,对于真实精神境界缺乏追求。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岳庙住持袁志鸿曾经形容过他:“初见时,我被他的双眼深邃吸引,那是一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它们如同星辰一般闪烁在那张国字形脸上。耳朵两旁适中,一直挺直而不失优雅;鼻梁挺直,周正口型,使人感觉到一种超凡脱俗之气。他头顶盘起乌黑发亮的发髻,与唇间飘拂着三绺乌黑口须相呼应,让人感受到一种健康养生的内涵。而身材高达一米七五以上,看似穿戴的是普通山袜,却配备了一双十方云鞋,这一切都给人留下了一种干净、干练、精神面的印象。他仿佛不是尘世间的人物,更像是仙人的化身。当听闻他低声细语般的话语,我们才意识到这便是遇到了高隐。”
这样的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王兴理道长身上散发出的一种仙风 道骨,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将他视作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选。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物确实存在,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品质影响着周围的人们,而他们自己则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这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智慧——有些生命本身就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