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基本思想与太白山王兴理道长相得益彰特点则如同山间清泉般悠长而深远
王兴理道长,出生于河北塘沽的1932年1月6日,在华山王母宫正式开启了他的修行之路。1960年至1986年间,他在眉县汤峪远门口老君洞寻求内心的平静,而后迁移到钟吕坪老君洞,继续他的修行旅程。在1997年至2010年的岁月里,他选择太白山太白庙作为自己的居所,并在2002年获得辽宁千山五龙宫传戒,被誉为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在2011年的7月1日,他最终实现了羽化。
一生中,王兴理道长致力于宝鸡市和眉县道教的发展与繁荣。他凭借香港飞雁洞刘松飞先生和谭召先生的大力支持,在钟吕坪八仙殿和太白庙门前建设了一座石桥,并成功收回了太白庙产权,为当地道教事业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他还在眉县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以促进青年学子对道教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他强调当前社会上对于道教戒律缺乏严肃性,认为真正传承的是表面的形式,而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却被忽视。
北京东岳庙住持、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袁志鸿曾这样形容王兴理道长:他是一位有着炯炯有神丹凤眼的人,与那张国字形脸相得益彰。一双巨型耳朵、一挺直鼻梁以及周正口型构成了他独特的一面。头顶盘起乌黑发亮的发髻,一丝不苟地披挂着海青色的 道袍,以及十方云鞋,使人感受到一种干净、干练、精神满盈的情绪。他不似尘世间俗客,更显得仙风道骨。听他轻声慢语讲话,让人仿佛站在高隐之中,感受到了仙人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