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菩萨蛮杜省干席上口占赋桃花菊 袁去华

菩萨蛮杜省干席上口占赋桃花菊 袁去华

《菩萨蛮(杜省干席上口占赋桃花菊)》 袁去华 宋代 袁去华 木犀开遍芙蓉老。东篱独占秋光好。还记笑春风。新妆相映红。莫嫌彭泽令。不似刘郎韵。把酒赋新诗。花前知是谁。 分类: 菩萨蛮 作者简介(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菩萨蛮(杜省干席上口占赋桃花菊)》袁去华 翻译、赏析和诗意 《菩萨蛮(杜省干席上口占赋桃花菊)》是宋代袁去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中文译文:木犀开遍芙蓉老。东篱独占秋光好。还记笑春风。新妆相映红。莫嫌彭泽令。不似刘郎韵。把酒赋新诗。花前知是谁。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花园中的景象。木犀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芙蓉花已经开放多年,花园的东篱独自享受着美丽的秋光。诗人回忆起以往的欢乐时光,微笑着迎接春风的吹拂。红色的新妆与花朵相互辉映。诗人告诫别人不要嫌弃彭泽地方官的美酒,因为它不如刘郎的诗意那样出众。最后,诗人举起酒杯,赋予新的诗句,向花前的人表达自己的心情,然而,他并不知道花前的人是谁。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描写展示了花园中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诗中的木犀花和芙蓉花作为自然的象征,与诗人的回忆和情感相呼应。东篱独占秋光,展示了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氛围。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珍视和怀念。新妆与花朵相映生辉,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愉快。诗人将彭泽令与刘郎的诗意做了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最后,诗人通过赋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但他并不知道花前的人是谁,这给诗词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色彩。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花园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回忆和文学艺术的追求,同时在不知彼此的情况下,将心灵的感受寄托于赋诗之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菩萨蛮(杜省干席上口占赋桃花菊)》袁去华 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dù shěng gàn xí shàng kǒu zhàn fù táo huā jú菩萨蛮(杜省干席上口占赋桃花菊) mù xī kāi biàn fú róng lǎo.木犀开遍芙蓉老。dōng lí dú zhàn qiū guāng hǎo.东篱独占秋光好。hái jì xiào chūn fēng.还记笑春风。xīn zhuāng xiāng yìng hóng.新妆相映红。mò xián péng zé lìng.莫嫌彭泽令。bù shì liú láng yùn.不似刘郎韵。bǎ jiǔ fù xīn shī.把酒赋新诗。huā qián zhī shì shuí.花前知是谁。 网友评论 更多诗词分类

标签:

猜你喜欢

下列哪个不属于道教三清 墨子的物竞法则...
引言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三大代表人物——老子、墨子和张岱士,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文化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墨子的“物竞法则”是他对于自然界...
道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无为之用方为大...
什么是无为之用方为大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无为之用方为大用”这一概念,它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哲学。我们将通过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道家人物排行榜 郑和下西洋记事...
在中国历史上,郑和七次南征北战的壮举不仅是对外交、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道教思想与实践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体现。在这场宏大的航海冒险中,郑和本...
出名的道家人物 道家名言警句我...
在这纷扰的世道中,我们常常迷失方向,忘记了生活的本真。要想找到心灵的平静,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就得从道家名言警句开始探索。 我来告诉你一句话,你就懂了生活...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