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国学中的人生智慧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徐小跃,南京图书馆馆长,学中华文化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导。 核心提示 中国古代先贤圣哲们最关注的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作为思想文化的国学始终一贯地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儒家所谓的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 人既要有乐观的精神,也要有达观的心境,还要有冷观的智慧。这三观体现了多重性的生活方式,亦反映了儒释道互补的特性。 中国人的灵魂是有多重性的。 在儒家高唱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家高唱夫虽在庙堂之上,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也,佛家高唱既在孤峰顶上,又在红尘浪里的声响中,以出世的心做入世事情遂形成中国人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儒是牡丹,道是菊,佛是莲 国学寄寓经史子集, 儒道佛乃其精华 国学这一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的。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中国传统文化被全盘否定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损害,遂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以此重新振兴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提升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由此可知,国学概念的出现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感。 何谓国学?对国学的定义,时下有多种。但在我看来,可把问题简单化。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分而言之,国,专指中国,故是过去的意思,学是指学术、思想。合而言之,国学就是指中国过去的学术思想,也即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存放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我在这里借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法以述之。中国古人将不同性质、内容的书籍分为四类,即经、史、子、集。国学就是保存在这经、史、子、集当中。经主要指儒家的典籍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经有《六经》、《七经》、《九经》、《十三经》之说。 史指各种体裁的历史书籍,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子主要是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及道教佛教方面的著作。集是总集、选集、别集,还有诗、词、赋,像《楚辞》《乐府诗集》等。 如果要问国学的精华是什么?那就要说到儒道佛了。有的学者就把国学主要归结为儒道佛三家的思想文化。在中国过去就有这样的说法,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教:儒、道、佛。可见,中国人是多么看重这三家。 对作为国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儒道佛三家,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什么呢?回答是:思想。因为思想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而思想是由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真正要进入国学的殿堂,真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一定要对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所把握。 国学观乎心性、生命、人生,一句话观乎人文 中国古代的先贤圣哲们具有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中国圣贤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亦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社会人生。古人云:思以其道易天下。就是说,中国古人思考着用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即道来改变天下。说白了就是,他们建立学说、提出思想的目的乃是:改变天下、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 群经之首的《周易》有这么一句话: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它强调的是通过关注人文,以达到变化和成就天下以及天下人之心的目的。这里出现了为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概念——人文,这是当下许多人都喜谈的一个概念,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等。但你要问他究竟什么叫人文?恐怕很少人能明了它的深义。《周易》是这样给人文下定义的,它说:文明以止,人文也。意思是,能止于文明的即是人文。这是对作为人并能够成为人而提出的标准。中国古人告诉你作为一个人,要知道当其所为和不当其所为。也就是说,人一定要知道你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这里有不能越过之线,即当止之线。如果再用一个概念加以说明的话,那就是义。义者,宜也;宜者,应当也,适当也。儒家最重这一止和义。《大学》有道: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由此可见,这里谈的都是人之为人的根据问题。所以,我们说,所谓人文是专就人的本性而言的。简言之,人文要关乎的是人的本质问题,也即人性。 什么是人之为人的根性呢?这一问题在儒家那里尤其得到重视。孟子有句名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所谓几希就是一点点,微乎其微。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动物的区别就是一点点。通俗地说,人与禽兽差别不大。有关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与动物之间的一致性竟达到99.99%,只有0.01不一样。0.01还不是几希吗?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几希究竟是什么?儒家六经之一的《礼记·曲礼上》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即是说,鹦鹉会说话,但究其本性,它还是飞鸟,猩猩也会说话,但是究其本性,它还是禽兽,如一个人不知礼,不行礼的话,即便你能说会道,那也与禽兽无别。前引荀子所论已知,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绝不在知,而是在义。 儒家并没有把我们熟知的人会说话,人有知识理性,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等视为人与禽兽不同的根本之所在。中国古人不是不知道这些,但他们似乎看得更深远。在他们看来,人高于禽兽的诸种能力如果没有一个更根本的存在支撑着,那么,人的这些能力就有可能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人类历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残酷的刑具、杀人武器,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这一点点的性德,一点点的性命,一点点的德能,一点点的明德,一点点的灵光,即几希到底是什么呢?还是孟子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良心。包括孟子在内的以后整个儒家,都视良心为一超越善恶的至善、纯善之心,亦叫本心。这是天地给人类的殊胜赠品。 我们每个人都有几希,但由于受到后天的污染,或由于不善于保存,作为人最宝贵的这一几希就会丢失。如何对待良心,又将君子与一般人区分开来?孟子说:君子所以遍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于是乎,存心养性,尽心知性遂成为儒家思想的旨归。孟子直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由此可知,儒家所谓学问乃是心性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做学问的终的就是要把跑掉的心(放心)找回来。中国人评价一位真正的学者,不会只说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是把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视为是对学者最高的评价。通俗地说,就是指为人为学,道德文章、德性问学,这两方面集于一身。 孔子曾感叹: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这里,孔子追忆和赞扬古之学者的为学之终的是为了使自己精神境界的提高,心灵世界的净化,生命层次的升华。而叹息和批评今之学者的为学之动机是追名逐利,做学问是做给别人看的,与自己的内在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弘扬完全脱节。 我常常提醒所谓做学问的人,当然包括我本人,要避免在大学校园、科研机构出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的局面。什么叫经师?就是说他专业知识非常精通,像这样能传授知识的老师太多了。什么叫人师?就是既有德行又有学问,道德文章双馨,人格魅力非常强的人,这种老师难以碰到。作为一名学者,或说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其终的是要求他们能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大任,把爱人、爱天下作为自己终身欲承担和实现的责任。知识分子不可以目光短浅,不可以急功近利,不可以唯利是图。这也正是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语)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标签:

猜你喜欢

出名的道家人物 普通人怎么自学...
不求师承:普通人的自学道术之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网络和书籍,普通人可以轻松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巧。对于那些对某门艺术或技能感兴趣但又没有机会...
太上老君 道教祖师爷天界...
一、道教祖师爷:天界掌门人的智慧与力量 在中国古代的宗教体系中,道教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神话传说而闻名。其中,道教祖师爷是道家信仰中的至高无上存在,...
道教名人大全 修仙-炼丹术士...
炼丹术士的逆袭:从凡尘至神仙 在古老的仙界中,修仙之路无疑是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然而,对于那些心怀梦想、坚持不懈的人来说,这条道路也同样充满了无限可能。...
道家咒语 道家故事深邃哲...
1. 道家故事的源起与发展是什么? 道家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著名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他们分别创立了“道”和“无为...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