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王镛谈篆刻

王镛谈篆刻

辛尘:我一直认为,王镛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成就、也最具影响力的篆刻家之一。遗憾的是,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我虽然曾经写过一些文章,谈论王镛先生的篆刻艺术,但都是就作品谈作品。实际上,深入研完艺术家的学习经历和风格探索过程,即人们常说的艺术家的“心路”,不仅有助于破除神秘感,增强后学者的信心,给后学者更多的启迪。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艺术家的作品及其成就的理解。不知能否借此机会,请王镛先生自己谈一谈学印的经历及其风格形成的过程?王镛:我是12岁那年开始学篆刻的。那时已经学了五六年的字和画。字是晋唐名家的楷书,画是看见顺眼的就临,高兴了胡涂乱抹,画什么总能像点什么。身边也无高人指点。当时特别崇拜齐白石,记得那年父亲带我去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观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父亲为我买了工具,手边有些齐白石的作品,父亲不懂篆刻,又特意带我去琉璃厂买回一套二函二十本的《飞鸿堂印谱》。小孩子好奇,记得当时对其中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也挺喜欢。一动手特别上瘾,放学后做完功课一刻到半夜,很快就能“创作”了。14岁那年上初二,班主任赵龙飞老师(听说现在北京部任职)推荐我去报考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当时想学这类“冷门”也没有别的地方。我去考了,捎带也考了国画组,结果都被录取了。刘博琴先生教书法篆刻,是兼聘性质的。这就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现在回想当时的北京篆刻界,除宁斧成先生是一位个性较强的印人,刘博琴先生当是一位高手,可惜先生建国以后没有工作,也就意味着没有地位,生活都成问题,境遇可想而知。先生擅篆隶,我的书法视野也得以大大拓展。篆刻从规矩入手,先学满白文汉印,朱文则是铁线元朱一类。不外乎临摹,命题创作,老师分析讲评,进步很快。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这是当时惟一的此类展事,、朱德、陈毅等许多国家都参展了。于是乎信心大增,对篆刻的传统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在审美能力上也有了质的提高。有赖老师的匡正,可以说走上了正道,知道漂亮花哨的东西不好,整齐匀称不过是美的低级阶段,古拙质朴、奇险壮丽之类才是大美。这个审美意识,算是初步树立起来了。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就是“”,下乡插队了。在内蒙古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上停了。那六年经了些磨难,得了些历练,而不幸中之大幸是:由于地僻入稀,“阶级斗争”不易抓紧,

[1][2][3][4][5]下一页

标签:

猜你喜欢

道教四大天师是哪四位 无欲则刚人生哲...
理解无欲的本质 无欲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任何愿望或追求,而是指一种超越物质和世俗束缚的内心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不再被外界诱惑所左右,他们的心灵自由自在,能...
春秋战国道家代表人物和思想 心中的世界与外...
心中的世界与外在世界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这又是怎样体现了“大道至简”的思想吗? 在探讨“心生万法大道至简”这一概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它所包含的深远...
道家祖师全文阅读 史诗般的智慧重...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系列被尊为“四书五经”的文献,它们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是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教材。这些作品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政治理念、...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无为之道静心守...
一、什么是无为 在古代哲学中,无为是一种高深的修养和治国理政的艺术。它不仅仅是指没有做事,更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我牺牲。 二、无为之策 在《老...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