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游历游世游心论庄子游的思想在文人画创作中的体现

游历游世游心论庄子游的思想在文人画创作中的体现

文人画,是文人士大夫们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来表达他们对世态变化和生命感悟的产物。因而,庄子对自然的崇尚,也必然决定了后来中国文人画家的审美倾向。表现在绘画中主要有三方面,一为不加修饰,天真自然。二为摒弃思虑,洒脱率然。三为重气尚神,顺物自然。这三个方面,分别与庄子美学思想中的“游”的三个层次相对应,一是崇尚自然的游历,二是摒弃世俗的游世,三是物与神游的游心。同时又都是为了达到庄子“游”思想的最高境界,即游心,实现艺术乃至人生之美。

文人画的创作,主要强调的是文人画家自身情感的抒发,而这种情感抒发是通过绘画艺术表现出来的,建立在对外在自然世界的经历与感悟之中。而庄子“游”思想中的三个不同层次,为文人画家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思想来源。

《松石牡丹》 清 朱耷

一、文人画的创作方式:庄子“游”思想中的游历,在文人画创作的前提主张一“搜尽奇峰打草稿”中的表现

清代的石涛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主张,对后世文人画的创作产生极为深远影响。

这种绘画观念,在注重主体意识表达的文人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绘画观点的层层深入,正如庄子“游”的思想,从单纯的游历自然,到从自然中寻求个体自由,最终寻求的是脱离尘世,超凡脱俗,沉浸于道的心游。

那么,“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怎么对应庄子“游”思想的三个层次呢?

首先,“搜尽奇峰”中包含着庄子游历思想的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山水的游历,因为现实生活的困苦与不堪,出家为僧的石涛寄情于山水,云游于自然之中。一“搜”一“尽”,可见其游历之辽阔。二是在自然的游历之中,寻求自身的个体感受与自由。将自然之中的所见,化作为个体自由服务的审美感受,其创作的重点非于对奇山怪川的刻板临摹,而是“予脱胎于山川也”。认为绘画之中的“奇峰”,并非单纯大自然中所见景色之中的奇山怪川,而是通过对其进行感受、领悟而创作出来的,是将自然之美加之绘画主体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得来的。

其次,石涛对于“打草稿”三字的运用也恰到好处,耐人寻味。所谓的“草稿”,即不是正式的画作。通常意义上看,草稿是对正稿的一种前期准备。具有很强的偶然性,是一种没有压力的记录与尝试,因而最能反映创作主体的主观感受。

因而“打草稿”正是石涛在游世思想指导下抛却功利、身心自由的一种绘画状态。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局部 清 石涛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局部 清 石涛

另外,石涛还创作了画首题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字样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在《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中,繁多的山石树木相互之间通过揖让关系相连接,危崖层叠,群山怀抱,不时有尖峰峭壁直插云霄,期间有奇峦怪石错落,给人广阔自由的感受,引人无限遐想。可以说,我们能从画中那些形神兼备的奇山怪石中,体会画家的心思。

石涛的另一幅代表作品《四边水色图》,同样也可以看出其绘画特色。整幅画面选取的都是极为简单常见的自然之景,然则画家以不拘一格的布局以及稠密的皴点画法,使得画面中的自然之景取之自然的同时又布满画家的深思,因而独具特色,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搜尽奇峰”是为能体现个体人格和自由的“打草稿”所做的准备。因而,“搜尽奇峰打草稿”既是文人画的一种创作方法,更是文人画家注重思想表达的一种生动体现。庄子“游”的思想在此观点中虽无所提及,却深深贯穿其中,处处有所表现。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局部 清 石涛

二、文人画家的思维方式:庄子“游”思想中的游世与文人痴颠形象的联系,为文人画家们在世俗束缚中的自我解放指明了一条道路

文人画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不断发展的,由于、文化的历史特殊性,随着朝代的更替与发展,文人士大夫们的地位不断降低,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九儒十丐”的窘境之中。充满剥削与压迫的社会现状令文人士大夫们大多仕途坎坷,朝不保夕,很难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个体的自由。随着道家学说的广泛推广,其中,庄子的“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的思想,启发了封建统治下仕途、生命岌岌可危的文人士大夫们,为他们保全自身寻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

庄子认为,与其在社会之中处处受到限制和压迫,还不如采取游世的态度,逍遥于功利与世俗之外的自由之境。

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虽然饱读诗书、满腹才华,仕途却非常坎坷,所做过的官职也不高,曾经因为与当权者言论不和不得不离开京城,之后一直到死前都再也没有得到重用,并且常常因为“出身冗浊”而被人而羞辱。而且,他行事怪僻,经常做出不合乎世俗的事情,在《宋史》中就有关于他怪异行为的记载,“元章居母丧二十五月服除,此时居汴京保康门内,出则戴高檐帽,撤轿顶而坐,招摇过市”。其实在《庄子》中也有庄子痴颠的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平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可见米芾之“颠”源自于摒弃世规俗距、崇尚游世思想的痴颠之鼻祖――庄子。

《听瀑图》 宋 米芾(传)

另外,梁楷以减笔画闻名于世,善于画人物、山水画,曾经做过画院待诏。但最后因为受不了画院那些繁琐的规矩,不想再受束缚,便将南宋皇帝赏赐的金带悬挂于壁上,辞职就离开,因此有“梁疯子”的称号,为文人画家中痴颠的又一代表人物。受到统治阶层赏识的梁楷为何弃金带而去?或许与庄子不愿如死去是神龟被藏于庙堂之上而更向往“曳尾于涂中”的游世思想相类似,梁楷不愿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束缚,而宁愿做“梁疯子”,放浪形骸,无所顾忌地张扬着自我人格,以此释放自我,求得超然物外的自由之境。

在文人画家中,这种痴颠疯狂的画家不在少数。归根结底,源于文人士大夫们对封建社会中统治束缚的一种自我保全与解脱。庄子“游”的思想刚好能够回答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苦闷与困惑,为文人画家们在世俗束缚中的自我解放指明了一条道路,即通过寄情于自然、脱离于尘世来寻求精神中的至美之境。

《泼墨仙人图卷》 宋 梁楷

三、文人画的表现形式:文人画线条中的“一简二拙”与庄子“游”思想中的游心的转化

文人画的美,是通过造型语言与色彩结构来实现的。线条是绘画中造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的李公麟在《宣和画谱》中说,“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也”,古人认为绘画中笔法的简练,恰恰可以营造出气韵生动的效果,从而形成深邃的艺术境界。

纵观庄子“游”的思想,其最高境界就是游心。“游于心”是庄子思想的总论,也是一切“游”所要达到的最后目的。庄子思想中的“技进乎道”中的道与技的关系,也是对“游”思想三层境界之间关系的一种阐释。对于道与技的关系,在庄子的思想中,道指的是其最高境界,即游心。技则是一种技能,在追寻道的过程中的一种手段和途径。

想到达到道就需要丢弃一切世俗功利去游世,使得技在空明的心境中不断完善与升华。同样,当技脱离了一切束缚,也就更加趋向于道。

《松鹿图》 清 朱耷

八大山人,即朱耷,在十九岁的时候,明朝灭亡,家破人亡的境遇让他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面对统治阶级的专横跋扈,满腔的绝世才华与抱负却无以施展,在几度失望之后,八大山人将自身情感寄托于书画之中。晚年的八大山人心态渐渐趋向于平和,绘画也处于最为成熟的时期。

八大山人将这一生所有的苦难与感悟化为心中的画面,情到深处,用最简单稚拙的笔法加以勾勒,使得画面结构自然,意境深远,拙而不笨,达到了绘画的最高境界。

在对先辈的学习方面,八大山人钟爱于倪瓒的画风,同时向往着庄子的游心境界。在绘画中成功实践并发展了倪瓒的减笔法,也时刻地实践着庄子的“游”,通过游世后,心境空明,“技进乎道”,实现所向往的游心。在八大山人的《秋山图》中,可以看到历代大家技法线条集合的影子。董其昌的披麻皴,倪瓒的折带皴及郭熙的卷云皴等等。

可见八大山人为了游心,在技法中下足了功夫,以便达到“技进乎道”的要求。

《秋山图》 清 朱耷

另外,在八大山人简笔绘画的代表作之一《荷花小鸟图》中,其中锋用笔,于浅水露石之中画出荷花修长的叶茎,体现其君子之风,两只小鸟以干笔浓墨勾勒,鼓着眼睛,四目对望,表达内心对现实的惶惑和不解。在石头的描绘上,他用极简的线条,勾勒出石的形态,结构简单,省略细节,看起来稚拙可爱,抽象线条结构于意料之外回收,初看像是初学者不懂笔墨之控制,细细品味却发现韵味十足,是其摆脱一切束缚状态下的自由勾勒,正合“繁中置简,静里生奇”之妙。整幅画面用笔不多,却将画家自身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画与人一,人与天一”,令人回味无穷。

《荷花小鸟图》 清 朱耷

总结

文人在创作文人画时,离不开庄子“游”思想的影响,而庄子“游”的思想,由低到高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分别是崇尚自然的游历、忘却功名利禄而用放逸思想来对待世界的游世、在精神世界中达到空明状态的游心。这些美学思想为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在文人画家的思维方式、文人画的创作过程及其表现形式等方面处处可以看到庄子“游”思想的影响。

标签:

猜你喜欢

魏晋道家代表人物是谁 道家学派人物隐...
一、道家学派人物:隐逸之士的智慧与力量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道家学派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方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隐逸之士是道家学派的一...
道家哲学代表人物 道家代表人物古...
道家代表人物:古今异变的智者与隐士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和实践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道家代表人物如老子、庄...
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谁第二人生 盘点经典哪些作...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道家思想尤为深远。道家以“道”作为其核心概念,主张顺应自然、养生保健和个人修炼,这些思想渗透在众多古...
下列哪个不属于道教三清 弥勒菩萨佛教中...
一、引言 在佛教中,弥勒菩萨是众所周知的救世主形象,他以慈悲为怀,愿意帮助一切有情众生。他的故事和寓意深受信徒喜爱,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