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善若水你还应该知道这些道德经里的至理名言
《道德经》原名《老子》又称《五千言》,汉代的河上公著有《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为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之后才有了《道德经》这个名字。关于老子的史籍记载很少,在西汉的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就已经不能搜集到详细的资料了。相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为聃,春秋时期的楚国人,曾在周朝担任过管理图书和文献资料的官职。
《道德经》中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其中的名言警句非常多,有很多是世人所熟知的,但是能够真正理解其中含义的人却凤毛麟角,就算仅是理解字面含义的人也不算多,若不是参阅其他书籍,初读起来可能也是一头雾水。
我整理了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道德经》中的名句,参阅一些典籍给大家整理讲解下字面含义。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上篇《道经》开篇第一章的第一句。
这句话可能是大部分人最熟悉的《道德经》中一句。“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是名词,是宇宙的本原和本质的意思,第二个“道”是动词,说出或者表达的意思。老子本来用的是“恒”字,不是“常”字,到了汉代因为要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将“非常道”改成了“非恒道”。
“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和第三个“名”是名词,意思是事物的名称、样态的意思,第二个“名”是动词,是命名、说明的意思。
这两句话的意思呢就是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那些“道”,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道”;能命名、形容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的、终极的“名”。
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狗。”这是《道德经》上篇《道经》中第五章中的第一句。
“仁”字是偏爱之意。“刍”是指喂牲畜用的草料,刍狗指的是用稻草扎成的狗,古代用于祭祀,祭祀完就扔掉或烧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没有偏爱偏私,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圣人也没有偏私,他把百姓都看作刍狗。
天地万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万物不因天地之仁而生,百姓也不因圣人之仁而生。这就告诉我们要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看事物、看问题,强调的是对万事万物和对每一个人要平等相待,摒弃偏见,永远保持客观的态度。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道德经》上篇《道经》中第八章中的前两句。
上善若水:“上善”,最高的善,指最高的德行。恶(wù):厌恶。几:接近。
这句话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因此它最接近于“道”。
老子认为水为上善,它甘心居下,谦卑自处,帮助滋润万物却不相争斗,因此它最接近于道。我个人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有时居于下风洼地未必不是好事,凡事都是福祸相依。
4.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道德经》下篇《德经》第六十章的第一句。这句话,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影响了很多君王的治国之道,是老子推崇的“无为而治”的形象表述。
“小鲜”,小鱼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烹饪小鱼一样。表面看来治国这样的大事和烹饪小鱼这样的小事似乎不能相提并论,其实想要做好这两件事,他们内在的要领是一样的。
做过小鱼的人都知道,烹饪小鱼时火候不能过猛,更是忌讳频繁翻动,否则小鱼就破碎了。老子认为,治理大的国家,政令不能经常改变,否则容易劳民伤财令百姓无所适从,从而使国家动荡不安。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道德经》下篇《德经》第六十四章的一句。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十分好理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微小的根芽成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点一点的泥土累积而成的;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的第一步。老子这句话就是教导人们无论做人做事,都要善始善终,勇于坚持。如果半途而废,则会前功尽弃导致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