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札记天道篇第三十四四十四十二章
文 高明见
任成章第三十四: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氾,同泛,有普遍和漫流之意,用来形容大道法其自然,象水一样四处漫流,不受任何外力约束而运行的状态。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衣养:庇护养育,像衣服一样庇护万物。
意思是说,万物都倚仗大道而得以化生,大道却不辞辛劳,功成而不占有万物,庇养万物而不为万物的主宰。
常无欲,可名於小:
道清静无为,没有私欲,又隐而不显,世人觉察不到他的存在,故可以称之为渺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万物归附于大道,而不为万物的主宰,故可称之为伟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因为祂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反而成就了祂的伟大。
大意:
大道如水,四处漫流,上下左右无所不至。万物都倚仗大道而得以化生,大道却不辞辛劳,功成而不占有万物,庇养万物而不为万物的主宰。祂清静无为,没有私欲,又隐而不显,世人觉察不到祂的存在,故可以称之为渺小。万物归附于大道,而祂不为万物的主宰,故可称之为伟大。因为祂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反而成就了祂的伟大。
札记:
本章里面,老子用了一个“氾”字,形象的说明了“道法自然”的状态,堪称绝妙!氾同泛,普遍也,漫流也。道,法其自然之本性,不受任何约束,也没有任何外力能够约束大道。祂之运行,完全是依其本性而作。老子云:“上善若水”,道之性一如水之性,前后左右四处漫流,普利万物而不争。故而本章可以看做是对“道法自然”这个命题的绝妙解释。那么,大道这股不受任何约束的泛流,是不是就是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呢?不是的。道是有其自我约束的,那就是如水一样处下、善柔、利物、不争。
本章又是老子对道的赞歌。言其渺小,是因为祂清静无欲、质朴无华,从不显露自己,导致人们虽然生在其中,却感觉不到祂的存在。言其伟大,是因为祂包容万物、化生万物,却不占为己有。老子用道的这两种品行,暗指执政者也应该像大道一样,要具备无私、无欲、博爱、宽厚的高贵品格,才能治理好国家。
去用章第四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反,即返,循环往复。
动:运行。
道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永不停息的运行着,祂的运行轨迹就是“反”,即循环往复。
弱者道之用:
弱,柔弱。
道具有生生不息的无穷功用,祂用柔弱的方式来发挥功用。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于无:
有,就是第一章所言的“有名万物之母”;无就是“无名万物之始”。无能生有,有能够生万物,万物最终又会复归于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有、万物三者之间的轮回转换,这种转换就叫做“反”,是道的运行规律。道通过“反”的运行规律主宰、操控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然而,道所运用的方式不是有为和强迫的,而是柔弱无为的。
大意:
循环往复是道的运行,柔弱无为是道的功用,天下万物都来源于有名的万物之母,万物之母来源于无名的万物之始。
札记:
本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含义非常深刻,是《道德经》中极为重要的一章。在这一章里,老子讲述了道的运行法则和方式,以及道产生万物的过程。通过本章,我们可以了解到,道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静态的,而是“周行而不殆”的,只不过是动中有静,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绝对的静,并不具备生养万物的能力,正是在动中,才蕴含着无限的生机,所以老子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反者道之动,告诉我们要善于回头看,能走回头路,凡事不可一味的求极致、走极端,不能一条道跑到黑。物极则反、物极必反;“物极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
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大道虽然不占有我们、不主宰我们,但并不是任由我们肆意妄为、无法无天的,道是运用使你变弱的方式,来发挥它的作用的。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道在悄无声息中使强横者变老、变弱。你若不强不横、守柔守弱,自然就合于大道,方能保持长久。
无和有是老子哲学中极其重要的两个范畴,是老子辩证统一思想的重要体现。无和有一体两用,合则为道,分则反映了道的两个层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以看作世界上最早的生物进化思想,在这里不存在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饶舌问题。老子所谓的“无”,也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无形、无色、无声、无名的存在,只是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而已。从无到有,直至产生了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万物,老子也只是用“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简单的十二个字来描述。
老子关于无和有的思想十分深刻,它启示我们无论在国家治理还是在企业管理中既要关注有形的经济利益,更要关注无形的精神力量。所谓无形的精神力量,就是指国家、民族或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精神信仰、道德水准以及人民(职工)的精神面貌、价值趋向等方面。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
“无为和有为的关系,不光对企业,对所有部门都一样,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所谓的无为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无形的但非常重要,如果把企业当成一个人的话,它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把企业比作一艘船的话,它就是罗盘。在这个无形价值观的指导下,可以产生有形的成果,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为无为则无不治”,即如果能做到“无为”,则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有形的东西生于无形的东西。”
这可以看作是老子的“有”、“无”,“无为”、“有为”辩证法在现在管理中的应用。
道化章第四十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几句与本章无关联,而与第三十九章意义相同,故合并到第三十九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即混沌虚无,相当于无极,如图“○”。
生:即化生。古人认为生命的诞生有四种方式,即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道生一,并不是说道又生出了一个一来,而是道化为一,一化为二,二又化为三,三再化为万物。
一:即元气,先天混沌之气,如图“⊙”。
二:即阴阳,如图“”。
三:即阴阳激荡交融形成的和气,也就是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相当于太极,如图“”。
意思是说,虚无自然的大道化生为先天一气,先天一气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激荡交融生成三,三就是阴阳交和生成的太和之气,由三进而衍化出世间万物。故元气、阴阳、太极、万物实际都是由道(无极)化生,是道创生宇宙万物的各个不同阶段。
《谭子化书》则发展了老子的道化论,把纯哲学的问题成功的转化为神学问题和丹功的基本原理。其《道化》篇中说:“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通也。” 认为道者虚也,一者神也,二者气也,三者形也、精也。反其道而为之,则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合乎大道而通明万物。这也是道教内丹学上“顺则、逆则成仙”的理论根据。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世间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由阴阳交融而形成和谐状态。独阳不生,独阴不长,阴阳平衡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条件。老子在这里实际上就提出了道是通过“和气”来生养万物的理论。
和,在甲骨文、古文中写作“、、、”等形状。前面的三个“和”字基本一致,右边都是“禾”,代表着庄稼、植物、自然环境;左边上面代表着房顶,房子下面有两到三个“口”字,表示有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见解、言论;最下面是一个“”字,是“册”的象形字,代表着竹简、书籍、思想、学术等内容。古人的智慧非同小可,简单的一个字里面就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如此深厚的哲理,将“和”的意义尽数包纳在内。这里面有人与自然之和谐,思想学术之和谐,有不同的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更重要的是,最后的“”字并没有“禾”,也就是说,“和”的本意主要是思想精神等方面。这可不像我们今天所用的“和”字,只看重有庄稼、有饭吃、有没有物质利益,所以我们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都失去了基本的和谐。由“和”字的构成可以看出,它有调和、和谐、和合、淳和、平衡、平和等意思,此处指调和、和谐。
所以,包容万象、有万不同谓之“和”。和就是既有对立又有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存,一如老子所说的“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教的太极图就是一个完美和谐的符号,黑白分明而又互生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才是老子之“和”的真谛。世界之所以美妙,就是因为有了如此众多的生命的存在,让我们不至于寂寞;社会之所以发展,就是因为有了众多的思想、文化和主张,让我们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命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我们能够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各种各样的文明以充实自身,集阴阳精华于一身,能调和五味以滋养身体、调配五音以怡养性情。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就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允许不同的见解、思想、政见和立场存在。
道家重视“和”,所谓“和”,有太和、有中和、有葆和。太和为太阴、太阳、中和三者之和,也就是天、地、人、物的和谐。四时有序、风调雨顺、万物并作谓之太和,狂风骤雨、旱涝不均、万物凋零等自然灾害谓之天地失和;中和则为人道之和、人性之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是人的情绪,人的情绪没有产生之时,叫做“中”,“中”也就是人的本性。可是人又不可能没有情绪,有了情绪就要有所发作,如果能做到适度,就叫做“和”。所以,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中是人之本性,和就是保持人性情的平和。不发作固然伤害身体,过分发作将会更加伤害身体,君子与小人的分别之处就在这“中和”二字,所以孔子说“温良俭恭让”是君子之行,“温良俭恭让”即所谓中和。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做到不受情绪的影响,始终保持清静无染的本性,那就是神仙、圣贤一流的人物了;所谓葆和,就是保全性情的平和,以善养中和、追求太和。
大意:
虚无自然的大道化生为先天一气,先天一气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激荡交融生成三,三就是阴阳交和生成的和气,由和气进而衍化出世间万物。世间万物都是负阴而抱阳,由阴阳交融而形成和谐状态。
札记:
在第二十五章里,老子提出了祂的人生观。本章则提出了祂的宇宙观或世界观,揭示了万物来源于道的观点。老子认为,道创生万物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且依靠阴阳和谐来生化万物。道生成万物以后又存在于万物之内,所以万物都是阴阳平衡的和谐体。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生命将不会产生和存在。故曰:和生万物。
哲学与宗教都要解答宇宙人生的重大问题,天地从何而来?万物如何产生?人为什么要生?为什么会死?如何处理生与死的关系?人死之后要归向何处?等等问题。早在古代,就产生了历时久远的关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哲学辩论。老子的回答是“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没有什么蛋,也没有什么鸡,万物都是从无中产生的。虚无自然的大道就是世间万物的本初状态,是道化生为先天一气,由先天一气化生出阴阳二气,阳气轻清为天,阴气重浊为地。天地交泰、阴阳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和谐状态——和气,和气生万物。因为从虚无的大道到实有的万物,必须有一个中介,这个中介就是“气”。也有人认为“三”是水,或者是天地水三者。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生于水。但是我们进一步追究下去,就不难发现水其实还是来源于气,是冷(阴)热(阳)气流交汇而产生的雨水。以水为载体,经过光、电、热等化学作用,没有生命的无机物演化成有生命的有机物,有机物又逐渐形成了简单的生命体,最终经过物竞天择的自然进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并产生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对这个过程,老子仅仅用了“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十二个字来描述。什么宇宙大爆炸、前宇宙、进化论,似乎统统都包含在老子的寥寥数十字之中。
中国古人永远不缺乏智慧,他们用一个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形象而直观的来讲述这个哲学问题。《三五历记》记盘古开天地故事如下: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在徐整所著另一部佚书《五运历年记》中又说: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老子的道生万物论,彻底解释了宗教和哲学一个共同的终极追问:我从何而来?再问到底,就是一切物质的本原是什么? 对于这个终极追问,各个宗教、各个哲学流派都有自己的解释。比如西方教认为,人和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圣经《创世纪》开篇记载:“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至于教的人生观,则认为人是有原罪的。因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所有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所以教的价值观就是荣耀上帝,行善赎罪,得到上帝的认可进入天堂。
至于儒教,今天一直有人否认他是个宗教,根本原因就在于孔子对于生死问题和万物本源的问题避而不谈、存而不论,他只是注重现世的伦理问题。可是孔子有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呀,聪明的人多着呢,怎么可能没有人关注这个哲学的终极问题呢?于是在《论语 先进》篇中,子路就开始问孔子这个问题了:“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问事鬼神。事是事奉。事鬼神即是祭祀鬼神,就是宗教呀。孔子答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意思是说,能事奉人,方能事奉鬼神。欲知所以事鬼,须先知道所以事人。意思是说你还是学好如何事奉人吧。给了子路一个软钉子碰!子路不甘心,于是再问死,是问死后的状况。孔子答以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说,尚未知生,何能知死,欲知死后的状况,应当先知生前的状况。意思是说你还是先把活着的事打理好吧!子路问了两个问题,都被孔子毫不客气的打发了,相当于无功而返。
聪明的不光子路一个,还有更聪明的人,比如子贡。《礼记》也有一段类似的问答。“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
子贡就是比子路聪明,既然老师不肯回答生死的问题,那就换个问法,问问人死后有没有意识和知觉,这其实还是个终极问题。孔子也知道这个比子路聪明得多,不好糊弄,所以就费了些口舌分析了人死后有知无知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影响。他说:“如果说人死了之后,还有意识的话。那么孝子们就会忙着去考虑死后的问题,甚至会忽略了活着的人;而如果说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意识的话,那么不孝的人甚至会不去安葬自己的父母了。端木赐呀,你不要去研究死后有没有知的问题了,那不是现在最要紧的事,以后你自然会知道的”。等自己死了不就知道了吗?以后不要再问了,再问也是“子不语”了。
所以孔子不仅没有解答生死问题,甚至是“罕言性与天道”,“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希望自己的钻这些对现实世界无用的牛角尖,把用来建功立业的精力浪费在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探讨上面。因为关注生死、本原、鬼神等哲学问题,就会妨碍到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所以,中国人过于注重功利意识,却缺乏超越意识,缺乏宗教信仰对精神的提升,导致我们的传统文化重身而不重心,根源就在于孔子的儒家过于重视现实主义。这可以从孔子一句名言“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 卫灵公》)”可窥见一斑。所以说儒教是彻头彻尾的入世的宗教。儒教的人生观就是敬天法祖,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荫庇后人,其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孝。
孔子的儒家不能解决这个终极问题,不代表中国人没有这个精神需求呀!于是,道教和佛教填补了这一空白。那么,佛教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佛教的世界观认为太阳月亮照到的地方是一个小世界,小世界的中心有一座须弥山,须弥山外层层围绕着七香海和七金山,第七层金山外是咸海,咸海外圈由铁围山围绕。在咸海内有四大部洲: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和北俱芦洲。我们人类居住的就是南瞻部洲。每三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每三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每三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大千世界包括了中千世界和小千世界,所以又叫三千大千世界。大千世界由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组成,器世界是山川河流房屋等无生命的东西,有情世界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有生命的东西。大千世界的一切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劫。每个劫又有二十个小劫,每个小劫一千六百万年,总共十二亿八千万年一个世界轮回。等到了坏劫的时候,世界的一切会被燃烧成为虚空。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
那么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佛教用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来解答这个问题,这是佛学的基础。人从哪里来?人又往哪里去?佛教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从前世而来,又向后世而去。前世种下善因,今世就入三善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前世种下恶因,今世就入三恶道,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今世和后世的关系也是如此,众生都是在六道里轮回的,生生世世轮回不休,循环不已,没有起点和终点,也只有佛、菩萨和罗汉才能超出六道不入轮回。
佛教认为宇宙一切生命都是由“地水风火”组合而成的,而这宇宙一切又都是无常的,都要不断经过成、住、坏、空四劫,所以叫四大皆空。成住坏空让人产生不了任何梦想,因果轮回又让人生充满了悲苦,在佛教这种世界观认识下的人生观就是一切皆苦。要及早回头放下一切,修佛向善,转染为净,才有希望在来世有一个好去处。而要彻底摆脱轮回苦海,只有寄希望于涅槃成佛。所以,传统的佛教忽略了现实的世界,只注重在心上下功夫,这就走向了跟儒教完全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所以说传统意义上的佛教是彻头彻尾的出世的宗教。
那么,有没有一种宗教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又彻底的解决了万物本原和生命来源这个终极追问呢?有的,那就是道教。我从哪里来?生命起源是什么?天地如何产生?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老子,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什么是无?什么是有呢?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那么天地之始是什么?万物之母又是什么呢?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循环往复就是道的运行规律。这个叫大道的东西,就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来处!
大道又是如何创生天地万物的呢?老子在本章里面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万物最终又去向何处呢?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纷纭复杂的一切事物,各自都会回归到它们的根源。回归它们的根源就叫做归于静默,归于静默就叫做回归生命的本原。回归生命的本原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而归根复命就是复归于大道。
寥寥几句话,就向我们揭示了宇宙万有的大奥妙,回答了生命根源的终极追问。这就是道家的宇宙观世界观。现代科技越发达,我们就越发现老子哲学思想的宝贵和正确,这使得现代的中西方人们大为惊叹。他们不知道,在没有任何科技和仪器的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老子是如何发现这些的。老子凭借着他超前的宇宙观、人生观,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哲学鼻祖的无上地位,祂就是中国哲学的元始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