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蓝道家思想网
首页 > 道家人物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第六十二章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⑥,不如坐进此道⑦。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⑧,有罪以免邪⑨?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注释] 1、奥:一说为深的意思,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另一说是藏,含有庇荫之意。其实两说比较接近,不必仅执其一。 2、不善人之所保:不善之人也要保持它。 3、美言可以市尊: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敬仰。 4、美行可以加人: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5、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6、拱壁以先驷马:拱壁,指双手捧着贵重的玉;驷马,四匹马驾的车。古代的献礼,轻物在先,重物在后。 7、坐进此道:献上清静无为的道。 8、求以得:有求就得到。 9、有罪以免邪:有罪的人得到“道”,可以免去罪过。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道者万物之奥, 奥,犹暧也,可得庇荫之辞。 善人之宝, 宝以为用也。 不善人之所保。 保以全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言道无所不先,物无有贵於此也。虽有珍宝璧马,无以匹之。美言之,则可以夺众货之贾,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故曰可以加於人也。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不善当保道以免放。 故立天子,置三公, 言以尊行道也。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此道上之所云也。言故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所以为道也。物无有贵於此者,故虽有拱抱宝璧以先驷马而进之,不如坐而进此道也。 古之所以贵比道者,何不日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以求则得求,以免则得免,无所而不施,故为天下贵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凡物之見於外者,皆其門堂也。道之在物,譬如其奧,物皆有之,而人莫之見耳。夫惟賢者得而有之,故曰善人之寶。愚者雖不能有,然而非道則不能安也,故曰不善人之所保。蓋道不遠人,而人則遠之。今誠有人美言之,則可以為市於世;尊行之,則可以加於人矣。朝為不義,而夕聞大道,妄盡而性復,雖欲指其不善,不可得也,而又安可棄之哉? 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立天子,置三公,將以道救人耳。雖有拱璧之貴,駟馬之良而進之,不如進此道之多也。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道本在我,人患不求,求則得之矣。道無功罪,人患不知,知則凡罪不能汙也。

标签:

猜你喜欢

介绍一下道家学派 戏曲鉴赏-探索...
探索古典艺术:揭秘中国戏曲的魅力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琵琶记》到《西厢记》,...
王阳明 捻桃汁咱们的夏...
夏日的阳光总是那么地明媚,仿佛能够在一瞬间将所有的忧愁都蒸发得无影无踪。我记得,每当这个季节到来,我都会和爸爸一起去桃园里捻桃汁。 捻桃汁,这个词汇听起来...
生活中怎么做到天人合一 文字之舟小说家...
文字之舟:小说家的思想航线 在文学的海洋中,小说家们驾驶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之船,在无尽的故事里航行。每一位小说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他们通过作品向世人传...
道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老子哲学中的无...
老子哲学中的无为之道:从动与静到事与愿 老子的《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这种思想在个人修养和社会管理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老子所说的“无...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