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个字就打开了道德经的大门
道德经第一章说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意思是:无影无形的混沌状态,乃天地万物之始,天地万物形成时的本原状态,乃孕育万物之源。所以要从无中领悟道的玄妙,从有中观察万物产生的端倪。
有形之物,我们可以看到,感触到,有具体的形状和边界,比如桌子,树木,房屋等,因为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
无或者说是无形之物,我们看不到,摸不到,没有具体形状,也很难想像,因此不容易被我们看到,因此常常忽视,甚至根本意识不到无的存在,更体味不到无的作用。
老子的思维独特,指出“有无相生”,“万物负阴而抱阳”,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有和无,是事情或事物的两个方面,也是一阴一阳,唯有看到万物中无的部分和无的作用,才可以领悟道的特点和道如何发挥作用。
无的好处是老子重点阐述的,“无为之益”,“无为而无不为”,无的好处巨大,发挥出无的作用可以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
无为之益中无形的作用。
自然界中,风是无形的,虽然我们摸不到、看不到,但是我们看柳枝摆动、麦浪滚滚、碧波荡漾,就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风无形,然而充斥天地,横亘古今,无始无终,威力巨大。
人是具体的、生动的、有形的,然而人的精神世界是无形的。自古至今的伟人志士,都是因为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而折服世人。人们的意志、信仰、思想无形,但它们的作用可以移三山五岳,可以精卫填海。
无为之益中无用的作用。
无用之用,大概庄子的阐述比较详尽。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绘画、唱歌、舞蹈、音乐等一些艺术和行为,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没有任何作用,不画画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唱歌不至于让我们饿肚子,然而,这些无用的东西,对我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力量,给人们生活的方向和意义。
道德经第十一章,对无的作用描述得非常清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开凿门窗建成居室,因为它中间是中空的,所以有了房屋的用途。
中国的国画,画面很少有画满的,总是要留白。留白不是空白,留白是“此时无物胜有物”,给观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正是“无”的作用。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江寒、独钓的意境跃然纸上。这就是无和留白的作用。
无为之益中的不多为。
我们为人处世,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主要的事情上,才会有所作为。
古人说玩物丧志,也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如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任由一时兴起带动个人行为,最终也是无所事事,荒度时日。
无为之益中的不妄为。
老子说:“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自然规律,违背自然,无视规律,任意妄作,必然带来祸患。
唯有洞察万物规律,顺道而行,才可以成功,才会有和谐。古人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是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和规律的行为,都会招来灾祸。
春夜喜雨之所以为喜,也是因其顺应时节,在自然万物需要雨水滋润之时,“随风潜入夜”,才会让万物欣然而喜。
因此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正是因为无的无形之力、无用之用、不多为、不妄为,才有了“无为而无不为”。